穴位图

穴位 名

哑门 Yamén,出《 素问 · 气穴 论》。别名:喑门(《 黄帝内经 素问·气穴论》),瘖门(《黄帝 内经 素问·气穴论》),舌厌(《 针灸甲乙经
》),舌横(《 针灸 甲乙经》),横舌(《 外台秘要
》),舌根(《针灸学》(南京)),厌舌(《针灸学》(南京)),舌肿(《东医宝鉴》)。哑即音哑,门即门户,此穴可治哑,但针刺不当也可致哑,故名哑门。

穴位经属

属 督脉 ,是阳维脉、督脉的交会穴。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在项部,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.5寸,第一颈椎下。

取法:沿嵴柱向上,入后发际上半横指处即是。

穴位解剖

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左右斜方肌之间,颈韧带(左、右头半棘肌之间)。浅层有第三枕神经和皮下静脉。深层有第二、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分支,椎外(后)静脉丛和枕动、静脉的分支或属支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散风熄风、 开窍 醒神

主治:口舌、头项、神志疾患等:如音哑, 重舌 ,言语涩滞,舌缓不语,暴喑,舌强不语,失语,聋哑, 咽喉肿痛 , 头风 头痛 ,颈项强急,项后痛,嵴强反折,
中风 ,脑性 瘫痪 ,大脑发育不全, 癫狂 痫,头痛,项强,瘛疭,癔症, 精神分裂症 ,嵴强反折,暴瘖,舌骨肌麻痹,脑膜炎,嵴髓炎等。

刺灸法

刺法:伏案正坐位,使头微前倾,项肌放松 ,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.5~1寸,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,以免误伤延髓。

灸法:《 针灸大成 》谓此穴禁灸,灸之令人哑,以其近于舌咽及脑也,故不宜火攻。

按摩 :不宜按摩。若按摩方法不对,不但治不了病,反而会致失声。

穴位配伍

配 廉泉穴 、 耳门穴 、 听宫穴 、 听会穴 、 翳风穴 、 合谷穴 治聋哑。

配 风府穴 治 角弓反张 。

配人中穴、 后溪穴 治 癫痫 。

配 关冲穴 治舌强不语。

配 风府 穴、 合谷 穴治喑哑。

配 通天穴 、 跗阳穴 治头重痛。

配 水沟穴 、 足三里穴 、 大钟穴 治痴呆。

配 阳谷穴 、 腕骨穴 、 带脉穴 、 劳宫穴 治瘛疭、指掣痛。

配 水沟 穴、 大椎穴 、 腰奇穴 治癫痫。

配 涌泉穴 、 关冲 穴、风府穴治中风舌缓、暴喑不语。

文献摘要

《针灸甲乙经》:督脉、阳维之会。

《针灸甲乙经》:不可灸,灸之令人喑。

《针灸甲乙经》:项强,刺喑门。舌缓,喑不能言,刺喑门。

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:治颈项强,舌缓不能言,诸阳热气盛,鼻 衄血 不止,头痛风,汗不出,寒热风痉,嵴强反折,瘛疭,癫疾,头重。

《针灸大成》:主舌急不语,重舌,诸阳热气盛,衄血不止,寒热风哑,嵴强反折,瘛疭癫疾,头重风汗不出。

《针灸大成》:仰头取之。

《 类经图翼 》:主治颈项强急不语,诸阳热盛,衄血不止,嵴强反折,瘛疭癫疾,头风疼痛汗不出,寒热风痉,中风尸厥,暴死不省人事。

《 圣济总录 》:脑后哑门穴,不可伤,伤即令人哑。宜针人中、 天突 二穴,可二分。

《玉龙歌》:偶尔 失音 言语难,哑门一穴两筋间,若知浅针莫深刺,言语音和照旧安。

《回阳九针歌》:哑门 劳宫 三阴交 , 涌泉 太溪 中脘 接, 环跳 三里合谷并,此是回阳九针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