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脘穴
穴位 名
中脘 Zhōngwǎn,出《 难经 ·四十五难》。别名上纪、胃脘、太仓、大仓、胃管、胃腕、中管、胃募。中即中间,脘即胃脘,此穴当胃脘之中部,故名中脘。
穴位经属
属 任脉 ,是胃的募穴,八会穴之腑会, 手太阳小肠经 、 手少阳三焦经 、 足阳明胃经 、任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与取法
定位:在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上4寸。
取法:在上腹部,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即是。
穴位解剖
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腹白线、腹横筋膜、腹膜外脂肪、壁腹膜。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。深层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分支。
作用与主治
作用: 和胃健脾 、降逆利水
主治:脾胃疾患等:如 腹痛 , 腹胀 , 胃脘痛 ,急 慢性胃炎 ,胃扩张,胃痉挛, 胃下垂 ,消化性溃疡,急性 肠梗阻 , 消化不良 ,肠鸣, 泄泻 ,
痢疾 , 便秘 , 失眠 ,精神病, 高血压 , 黄疸 , 疳积 , 虚劳 吐血 , 胃痛 , 呕吐 ,吞酸,呃逆, 癫狂 , 纳呆 , 反胃 ,食不化,
霍乱 ,吐血, 便血 , 肠痈 ,脏躁, 惊悸 ,怔忡, 癫痫 , 产后血晕 ,阴挺, 哮喘 , 痰多 , 中风 ,尸厥, 急惊风 ,真 心痛
,鼓胀,虚劳,痿证, 荨麻疹 ,奔豚, 头痛 , 中暑 ,疳疾, 水肿 ,胁下坚痛, 喘息 不止, 胃炎 , 胃溃疡
, 子宫脱垂 , 食物中毒 等。
刺灸法
刺法:一般直刺0.5~1.0寸。孕妇慎用。不宜过深,瘦弱患者尤宜谨慎。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。
灸法:艾炷灸5~10壮;或艾条灸15~30分钟。
按摩 :在中脘穴或摩或按,可治疗胃痛、呕吐等症。
穴位配伍
配 天枢穴 治 霍乱吐泻 。
配 天枢 穴、 内关穴 、 气海穴 治急性肠梗阻。
配天枢穴、 足三里穴 治痢疾。
配天枢穴、 足三里 穴、 内庭穴 治霍乱 吐泻 。
配 气海 穴治便血,呕血, 脘腹胀痛 。
配足三里穴治胃痛,泄泻,黄疸, 四肢无力 。
配 胃俞穴 治胃脘胀满, 食欲不振 , 呕吐呃逆 。
配 内关 穴治呕吐。
配内关穴、 梁丘穴 治胃痛。
配 脾俞穴 、天枢穴、 三焦俞穴 、 大肠俞穴 、足三里穴、 三阴交穴 治 久痢 。
配 大陵穴 、 劳宫穴 、足三里穴、 然谷穴 、 太溪穴 治黄疸。
文献摘要
《 针灸甲乙经 》:心痛身寒,难以俯仰,心 疝气 冲胃,死不知人,中脘主之。伤忧悁思气积,中脘主之。腹胀不通,寒中伤食, 饮食不化
,中脘主之。小肠有热,溺赤黄,中脘主之。溢饮胁下坚痛,中脘主之。
《铜人腧穴 针灸 图经》:治心下胀满,伤饱食不化,霍乱吐泻不自知,心痛,温疟,伤寒,饮水过多,腹胀 气喘
,因读书得奔豚气上攻,伏梁,心下状如覆杯,寒癖结气。针入八分,留七唿,泻五吸。
《 针灸大成 》:主五膈,喘息不止,腹暴胀,中恶,脾疼,饮食不进,反胃, 赤白痢 ,寒癖,气心疼,伏梁,心下如覆杯,心膨胀, 面色萎黄
,天行伤寒,热不已,温疟先腹痛,先泻,霍乱,泻出不知,饮食不化,心痛,身寒,不可俯仰,气发噎。
《针灸大成》:手 太阳 、少阳、足阳明、任脉之会。
《 针灸聚英 》:素注,针一寸二分,灸七壮…… 胃虚 而致太阴无所禀者,于足阳明募穴中导引之。
《 类经图翼 》:孕妇不可灸。
《循经考穴编》:一切脾胃之疾,无所不疗。
《行针指要歌》:或针吐,中脘气海 膻中 补, 反胃吐食 一般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