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某,女,35岁。1974年12月3日就诊。

1970年10月,患者因右侧腰疼,发热,尿频,尿少,血尿,尿道烧灼感去某医院检查,经尿培养、膀胱镜检、膀胱逆行造影、静脉尿路造影,诊为右侧输尿管纡曲,西医建议手术治疗。

患者因不愿手术,于1974年12月2日邀请米老诊治。症见精神欠佳,面色晦暗,形体羸瘦,腰痛有冷感,尿频尿少,少腹急痛,血尿,腹胀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虚细。

中医诊断:胞系了戾,肾阳不足证。

治法:宜温补肾阳,化气行水。

处方:金匮肾气丸改为汤剂。

熟地黄28g,山药14g,山萸肉14g,茯苓10.5g,泽泻10.5g,牡丹皮10.5g,附子3.5g(先煎),肉桂3.5g。

每剂加水500mL,煎2次,早晚温服。每日1剂。

连续服上药110剂后,症状全部消失,劳累亦未发作。

经某医院行肾盂逆行造影,未见肾盂积水及输尿管纡曲征。因疑逆行造影是否可将纡曲之输尿管通直,故又去某医院做静脉尿路造影,并与治疗前X线片进行对比,静脉尿路造影报告未见肾盂积水及输尿管纡曲征。

随访13年,未复发。

按语

“胞系了戾”相当于“输尿管纡曲”。

米老认为胞系即膀胱之系,相当于输尿管,故将“输尿管纡曲”诊为“胞系了戾”。

所谓了戾,《舒氏女科要诀》云“了戾者,绞扭也”。对于本病的治疗,以金匮肾气丸主之。

本方为温补肾阳之方剂,而该病皆由肾阳不足所致。方中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,以肉桂、附子温补肾阳,八味合用,阴阳平调,则肾气充足,诸症自除。正如《景岳全书》中所说:“善补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,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。”米老用肾气丸(改成汤剂为好)治疗男女输尿管纡曲征,而且疗效肯定。

本例输尿管纡曲、肾孟积水,属难顽之症,米老结合中医诊断,投以《金匮要略》用治转胞病的肾气丸,竟起顽疴。可见中医中许多古病名及疗法,若加以深度挖掘,对当今的许多疑难重症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
作者:米烈汉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