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某,女,52岁,四川绵阳松垭镇人,5月17日就诊。

胃脘嘈杂难受前来就诊。

患者以前胃很好,就是2年前吃东西后出现胃痛,开始后慢慢治疗,总不理想,听人介绍前来治疗。

现症状如下:高个子,胖,壮实,面黄黑。胃脘嘈杂难受,不能表达的难受,胃脘隐隐作痛,伴有烧灼,不嗳气,强迫嗳气很舒服,咽喉有异物感,口不干,口不苦,二便正常,舌质红,舌苔淡红,脉弦滑而数。

辩证为:阳明气滞痰湿化热证,方用八味除烦加小陷胸汤证。

药物如下:北柴胡15克,白芍15克,枳实15克,炙甘草10克,姜半夏10克,瓜蒌皮40克,黄连4克,厚朴12克,茯苓15克,紫苏梗20克,连翘12克,栀子15克,蒲公英30克。4剂,每剂浸泡四十分钟,大火煮开,小火煮四十分钟,分四次喝完。

5月24日二诊:基本同一诊,效果不太,烦躁,再次解释,加入淡豆豉8克,构成栀子豉汤。4剂,煎煮法同一诊。

6月2日三诊:嘈杂减轻,咽喉有异物严重,胃脘灼热消失,舌质红,舌尖红,舌苔淡红,口苦,口不干,强迫嗳气为舒服。脉弦滑数。

辩证为:阳明实热太阴痰湿化热夹杂气滞证。方用八味除烦汤加加小陷胸汤加栀子豉汤加加威灵仙和蒲公英,药物如下:姜半夏8克,黄连6克,紫苏梗20克,瓜蒌皮40克,栀子15克,豆豉6克,厚朴8克,柴胡20克,白芍20克,威灵仙10克,蒲公英50克,黄芩15克,枳实10。4剂。

6月10日四诊:患者非常高兴,所有症状好了多半,效果不更方,按三诊处方抓六剂善后。后来在三诊处方上多次微调,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而停药。

作者:邓文斌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