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自述

我姓陈,女,生于1983年11月,驻马店人。

2017年3月,我在洗澡时,无意间发现右边的乳房上有一个小肿块,摸着很小,不疼也不痒,也没有其他症状。但我总担心它不是个好东西,也非常害怕会得癌症。我在家里纠结了很久,在网上查了好多资料之后,最终决定去医院详细检查一下。经朋友介绍,就直接去郑州大学某附属医院看病了。

医生先让我做乳腺彩超,报告上说右乳房有一个0.5cm×0.5cm
的结节,为了明确诊断,医生建议我再做一个病理检查。接下来的几天,都在焦急等待中度过。病理报告出来了:右乳腺低级别导管内癌。当时我心里特别难受,心想我还这么年轻,怎么就得癌症?以后可咋办啊……医生说我发现得早,只要及时治疗,预后会比较好。我就在郑州大学某附属医院做了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。术后又行TC(紫杉醇+卡铂)方案化疗了4个周期。

虽然医生说手术很成功,但我在网上搜乳腺癌的相关资料时,发现有好多网站上说乳腺癌会复发,我就非常害怕,心里紧张,头晕头疼,晚上睡不好觉。由于我思想极度紧张和压抑,接下来又出现新的症状,潮热盗汗,心情急躁,总想耍脾气,睡眠极差,每天想着我的病肯定会复发,连复发后的后事都反复地想,陷在里面不能自拔,谁劝也解不开我心中的死结,我自己无法控制,家里人特别着急,拉着我寻求中医中药治疗。

诊治经过

2017年11月20日初诊:头晕头疼,非常害怕乳腺癌复发,情绪很不稳定,经常无端生气,发脾气,每日睡眠3小时左右,做噩梦;舌尖红,苔薄白,脉弦数。

诊断:乳腺癌术后、化疗后。

辨证:肝脾不和,肝郁气滞。

治法:疏肝解郁,健脾养血,宁心安神。

方药:丹栀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。

牡丹皮3g,炒栀子3g,柴胡6g,当归30g,炒白术15g,白芍15g,茯苓12g,甘草6g,酸枣仁30g,川芎12g,知母12g,蔓荆子6g。15剂。每日1剂,头煎、二煎共取药汁400mL,分两次服。同时做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。告诉她疾病发现得早,治疗及时,预后比较好。目前的各种症状主要和情绪有关,要做好心理调整,再服一段中药调理,治疗效果会很好的。

2017年12月18日二诊:服药后头晕头疼症状明显好转,只有在过多运动后才感到头晕,心情也好多了,偶尔有些心慌。还有潮热盗汗的症状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沉。在上方的基础上加百合30g,浮小麦30g。30剂。煎服法同上。

2018年1月15日三诊:服上方后,头晕症状进一步减轻,剧烈运动后也不怎么晕了,潮热盗汗明显好转,有时还感觉有些头痛,昨天受凉后感冒了,感觉有些口干、鼻干,口苦;舌质淡红,苔薄而干,脉浮数。调整方药为:九味羌活汤加味。

羌活12g,防风6g,细辛3g,川芎12g,苍术6g,白芷6g,生地黄15g,黄芩9g,柴胡9g,7剂。煎服法同前。

2018年1月30日四诊:服药后感冒痊愈,现在只是偶尔有些头晕,潮热盗汗完全消失,只是稍微劳累后会有些腰痛,右腋窝还有些隐隐的不舒服;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沉。

调整方药为:牡丹皮3g,炒栀子3g,柴胡6g,当归30g,炒白术30g,茯苓15g,白芍30g,山药15g,川楝子9g,夏枯草15g,王不留行籽12g,生牡蛎15g。28剂。

2018年3月6日五诊:头晕头疼完全好了,精神、饮食、大小便均正常。近来睡眠还是不太好,容易醒,还感觉身上有些烘热;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沉。

调整方药为:炒栀子3g,柴胡6g,当归30g,炒白术30g,茯苓15g,白芍15g,薄荷3g,炒酸枣仁30g,知母15g,川芎12g,延胡索15g,夏枯草15g,莪术15g,郁金15g,浮小麦15g,百合30g。28剂。

辨治思路

这位患者在洗澡时偶然发现乳腺上有个小结节,经过详细检查,确诊为乳腺癌,进行了手术和化疗。患者因发现早,并及时进行了治疗,预后比较好。

但患者确诊并治疗后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,担心会复发。每日胡思乱想,情志抑郁,思虑过度,引起多脏腑功能紊乱,尤其是导致肝脾功能失调。肝郁则气滞,脾不运则生湿,如果不及时调理,新的病理产物如痰、瘀、湿等相聚,确实会促使复发或出现新的病证。根据患者的情况服用一些中药加上心理疏导是非常必要的。

中医对乳腺疾病的认识:早在《素问·举痛论》中就提出“百病生于气也”,气机失调,脏腑失和,痰毒瘀内停,壅阻经络,结为肿块。《知医必辨》也指出:“五脏之病,肝气居多,而妇人尤甚。”女子以血为本,以气为用,易因情致不畅,忧思伤肝脾,气机失调致病。《外科正宗》认为:“乳房阳明胃经,乳头厥阴肝经所属。”而脾胃互为表里,功能相辅相成,因此,乳房的疾患与肝、脾、胃功能最为密切。

从患者初诊情况看,主要症状是头晕头痛,心情不好,脾气暴躁,睡眠极差,结合乳腺癌术后,以及舌质红、脉弦的情况,辨证应属肝脾不和,肝郁气滞,郁而化热。肝藏血,主疏泄,体阴而用阳,内藏相火,当肝气不得疏泄时,久郁而化火,不仅导致脾气暴躁,还灼耗阴血,以致血虚不荣,导致头晕;脾虚不能运化水谷,化生气血,亦会导致血虚,加重头晕;因此,治宜疏肝理气、健脾养血,兼以清热泻火,方选丹栀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。

逍遥散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方中柴胡升阳散热,顺肝木之伸展之性,使木得条达,更因其“能于顽土中疏理滞气”,故可以疏肝解郁;白芍入肝、脾二经,直接滋养营血,此为补其不足之血,且其味酸、苦,酸能敛过盛之肝气,使其返本归根;当归养血柔肝;辅以炒白术、茯苓、甘草,以达健脾以资血之化源,实脾以御肝乘的目的。本方加牡丹皮、栀子以清热泻火。

酸枣仁汤出自《金匮要略》,方中酸枣仁养血补肝、宁心安神;茯苓宁心安神;知母滋阴润燥、清热除烦;川芎调肝血疏肝气;两方合用则疏肝健脾、清心除烦、宁心安神。加蔓荆子以清利头目。患者服后肝郁得疏,脾虚得健,心神得以安宁,头晕头疼症状减轻,睡眠好转,情绪逐渐趋于平稳。

对于乳腺癌术后的患者,在整个治疗过程中,还要兼顾原病的治疗,预防乳腺癌复发。所以,在疏肝健脾补血的基础上,又先后选用郁金、莪术、夏枯草、王不留行等化痰散结的药物。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这些药物也均具有抗肿瘤的作用。对盗汗的治疗,选用炒白术、浮小麦等,以益卫固表止汗;患者头痛腰痛时,又加用金铃子散以止痛;治疗期间,患者曾因受凉而感冒,而且又有头痛,所以选用九味羌活汤来疏风止痛,还能兼清里热;在患者睡眠不好时,又选用了酸枣仁汤、牡蛎、百合等,以安神改善睡眠。

从患者复诊的情况看,其头晕头痛及精神情绪的持续好转,证明采用疏肝解郁、健脾养血法,方选逍遥散合酸枣仁汤为主治疗的思路是对的。效不更方,在接下来的治疗中,都是以逍遥散为基础方,并根据患者新出现的一些症状,随症加减治疗,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。

作者: 郑玉玲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