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者依据岳美中老师生前治疗肥胖病的经验,采用《金匮》防己黄芪汤加味,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合并高脂血症二例,近期取得一定效果。现介绍如下:

病例一,王XX,女性,52岁,北京半导体器件四厂工人,1982年6月26日初诊。

患者自幼体胖,从1976年开始,体重增加过快。午后下肢困乏,口不渴,食欲一般,无明显饥饿感,大便正常,夜尿较多(每晚3次),右足后跟疼痛,舌质红苔白,脉缓弱。内脏检査无特殊发现,下肢Ⅰ度可凹性水肿。身高161.5cm,体重98kg,腹围120cm。尿常规阴性,血三脂、血糖、谷丙转氨酶升高,心电图不正常(见表一)。

中医辨证:脾肺气虚,不能运化水湿,升清降浊,通调水道,加以肾气不足,不能主水,致体内水液出入失衡,流溢肌肤,而见体重增加,下肢浮肿。乃拟益气健脾之剂为先;佐清热疏导药品治之。

处方:黄芪30克,防己12克,白术10克,甘草4克,生姜10克,大枣3枚,草决明20克,黄芩10克。

每日煎服一剂,连服三十剂。

同年8月14日来诊:服药后体重减轻1.5kg,腹围缩小4cm,但夜尿未减少,下肢仍浮肿,足跟疼痛如前。口微苦,食欲尚可。舌淡苔薄白兼微黄,脉濡缓。证属肾脏精气不足,上焦余热仍盛。拟前方加黄精18克煎服,同时增用六味地黄丸,每日早、晚各服10克,以补肾利水。

同年10月16日来诊:继服8月14日方62剂,较初诊时体重减轻6.5kg,腹围减小6cm。小便量增加,夜尿减少至每晚1次,下肢浮肿消失,足跟疼痛已除,口不苦,体力有所恢复。自觉裤腰变大,用线折缝二寸,仍有宽松之感。舌质淡,苔白薄,脉濡缓。治疗后血液生化指标及心电图复查,较治疗前显著好转(见表一):

〔表一〕王xx血液生化及心电图治疗前后比较表:

自此以后,患者因爱人病重,未再坚持服药。至1983年3月初来诊,体重、腰围较82年10月无大变化。

病例二,杨XX,女性,39岁,北京市清河毛纺厂工人,1982年9月7日初诊。

体重增长过快已五年,自觉全身乏力,恶风,口渴而不多饮,胸膈满闷,上腹䐜胀,尤以食后为甚,大便干燥,腰部酸痛。月经正常,白带不多。既往有习惯性感冒病史。体检:身高158cm,体重86.5kg,腹围107cm。面色略赤,语音低而重浊,舌质淡红,苔白薄腻,舌体胖大,边有齿痕,脉缓而弱。内脏未见异常,下肢Ⅰ度可凹性水肿。生化检査:血脂增高(见表二)。

中医辨证:气虚脾弱,湿浊停滞,兼有积热。拟以益气健脾利水之法,与消积清热之剂并重。

处方:黄芪30克,防己15克,白术12克,甘草4克,红枣5枚,枳实10克,草决明24克,山楂20克,大黄6克。

每日煎服一剂,连服十剂。

同年9月18日来诊:服上方后,体重减轻1.5kg,腹围缩小2cm。大便稍溏,上腹部胀满减轻。舌苔、脉象同前,下肢仍有Ⅰ度可凹性水肿。为防止寒凉太甚,在上方中加入生姜6克,继续服。

同年12月11日来诊:服上方60剂,与初诊时相比较,体重减轻3kg,腹围缩小5.5cm。周身轻爽,上半身恶风感减轻,睡眠增加,大便稍溏,一日二次,上腹部由凸出变为平软,䐜胀显著减轻。口不苦,不发渴,食欲正常,下肢浮肿消失。血脂检查明显好转(见表二〉。

但胸部偶有刺痛,面色、舌脉无大变化。嘱继服上方十五剂,然后停药观察,1983年未再就诊。

〔表二〕杨xx治疗前后血脂检查比较表:

讨论:

单纯性肥胖病在临床上常与高脂血症合并出现。患者多为中年以上之成人,随着年龄的增加,尚有升高的趋势。现代医学认为,此二种病的发病机理均为机体脂肪代谢失调,指出高脂血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原因,肥胖病是影响寿命的危险因素。但目前尚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,故有必要从祖国医学宝库中进行挖掘。

本报告采用的方剂为加味防己黄芪汤,该方是《金匮要略》治疗风湿和风水病的效方,适用于“脉浮身重,汗出恶风”之证。

岳美中老师生前认为,肥胖之人,凡下肢浮肿,身体沉重,脉象缓弱或濡,属元气不足,脾失健运,水湿潴留,病机与风湿、风水之虚证相同,故可取异病同治之法,投黄芪益元气、补卫气、固表利水,辅防己泄湿通经,佐术、草建立中阳,使姜、枣调和营卫,收到扶正祛邪的效果。

因肥人每以元气不足、卫阳虚弱为主,故黄芪的用量比例应较《金匮要略》有所增大。又因这两例病人均有血脂升高,内热湿浊中阻表现,故于方内加入草决明,以清热降浊,通便利尿,使邪从魄门和膀胱排出。实验研究证明,草决明含大黄酚等物质,长于降低血清胆固醇,降低血压,消炎通便,所以用于高脂血症,能起到降脂的作用。

岳美中老师曾指出,专病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,疗效较漫无边际的因势利导为优。笔者在辨病的基础上,以防己黄芪汤作为治疗专方,草决明作为降脂专药,肾虚者,加黄精、六味地黄丸以补之,挟实者,加枳实、山楂、大黄以泻之。

两例病人服药后,自觉症状和理化检查都有显著改善,特别是:不仅起到减肥和降胆固醇作用,而且脂蛋白、三酸甘油脂皆明显下降,一例患者还获得心电图,谷丙转氨酶,血糖好转的效果。从而说明,专病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思路方法,很值得研究。

作者/李春生,中医药学报1983年第5期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