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饮治疗吐水患者
笔者曾用茯苓饮治疗一例吐水患者。其人为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,形体瘦长,主诉为吐水。从口中不自主吐出清水,没有吐酸,又没有恶心的前驱症状,而且,不论站立位还是平卧位都样。除此之外,患者没有食欲。
来院那天晚上,患者在床前放了痰盂备用。第二天早晨查房,发现半痰盂的清稀液体。患者说,夜间侧卧,一有不适就顺着口角流出来了。
根据吐水判断为“心胸间有停痰宿水”,给予茯苓饮。次日查房,痰液中液体明显减少,患者高兴地表示效果满意。再后来,对于那些频繁嗳气、上腹部胀闷、不思饮食、舌面水滑、伸舌欲滴的患者,即使没有吐水,使用茯苓饮也一样取得满意疗效。由此,笔者把这些表现列为茯苓饮证的识证要点。
茯苓饮证由两个内容构成:一是胃中有较多的水液,二是胃中有大量的产气。
先来看水液。因为患者“自吐出水后,气满不能食”,所以,这些水液来源主要是胃本身分泌的胃液,而不是患者的饮水。胃液分泌的累积,超出胃纳的容受范围而吐出。因为在胃内时间过久,可以伴有发酵的酸腐味,因此经文不仅说“停痰”,还定位为“宿水”。大量的胃液潴留上腹部检查可以发现振水音,胃镜或超声检查也可以测出潴留液。
再看产气,“不能食”不是一点都不吃,否则患者不会坚持下来。患者吐水,可能希望减少流质饮食而增加固体食物。食物在胃内停留过久发酵产气,表现为上腹部胀闷以及频繁嗳气。
如果把茯苓饮证比作一棵树,树上开了两朵花,一朵是水,一朵是气。那么,树根又在哪里呢?
茯苓饮证的病理根源在于胃蠕动的减慢或停滞,即胃无力和胃扩张。因为蠕动不足,胃内容物不能及时下排小肠,不断累积与发酵被迫上行寻求解压的出路,吐水与嗳气就是解压的结果。
茯苓饮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促进胃蠕动,加速胃排空以治本;二是抑制胃液分泌,减少“停痰宿水”。因此,茯苓饮可以看作胃的动力药。不过,需要指出,茯苓饮证的胃潴留属于胃动力性的,不是幽门梗阻导致的“关卡性”的。对于幽门梗阻导致的胃扩张,不适合使用茯苓饮。
关于茯苓饮,另一个看点是它别具一格的服药方法。本方共煮取药汁一升八合,分三次服,则每次服用六合(按照1合=20mL计算,六合为120mL),与服用一升的其他经方相比,药量有所减少。本方服药间歇时间也与众不同,体现在“如人行八九里进之。”
一里是多长距离?根据相关资料得知:周秦汉时期里=4158米;清光绪年代,一里=576米;1929年,一里=500米。此方虽出自《外台秘要》,但注家认为是张仲景方。可知:八九里相当于3326.4~3742.2米。成人的步行速度每小时3000~5000米,那么,这个时间段也就是一个小时左右。很显然,一剂药分三服,实际上相隔两个多小时就服完了。这样算来,一昼夜服药量又该多少剂?结果令人难以置信。但至少说明:对于胃内有停饮的患者,使用本方时要注意小剂量频繁服用,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引发呕吐。
作者:杨大华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