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某,女,57岁。

早岁右眼病青盲失明,近年左眼亦感昏蒙,视物如在云雾,眼前茧星满目,时而白光发如电闪,红光发如火焰,红白相衬,飞舞眩惑。致头目眩晕,睛痛眉骨酸楚,心烦不安,脉象沉细,舌中光泽。

处方:██。

数服之,病情大见好转,红、白二光几乎消失。但云雾尚见,当再予补益收功,服原方。

答案下期公布

上期答案:大柴胡汤加味(注:答案非唯一,仅供参考)

李某某,女,患胆囊炎。

右季肋部有自发痛与压痛感,常有微热,并出现恶心,食欲不振,腹部膨满,鼓肠嗳气,脉象弦大。

方用大柴胡汤加味:

柴胡12克,白芍9克,枳实6克,大黄6克,黄芩9克,半夏9克,生姜15克,大枣4枚(擘),金钱草24克,滑石12克,鸡内金12克。

连服7剂,食欲见佳,鼓肠嗳气均大减。

再进原方4剂,胁痛亦轻,惟微热未退。改用小柴胡汤加鳖甲、青蒿、秦艽、郁金治之。(岳美中医案)

解说:胁痛一证,其痛位主要在肝胆。本案胁痛而见恶心纳呆,腹满嗳气,由肝胆累及脾胃,乃少阳阳明并病之候,切合大柴胡证之证机。

本方治疗胆囊炎属肝胆湿热,气血不利者,效果较佳。

原文复习

《伤寒论》第103条:太阳病,过经十余日,反二三下之,后四五日,柴胡证仍在者,先与小柴胡汤。呕不止,心下急,郁郁微烦者,为未解也,与大柴胡汤,下之则愈。

《伤寒论》第136条:伤寒十余日,热结在里,复往来寒热者,与大柴胡汤。

《伤寒论》第165条:伤寒,发热,汗出不解,心中痞硬,呕吐而下利者,大柴胡汤主之。

各家论述

《伤寒附翼》:此方是治三焦无形之热邪,非治胃府有形之实邪也。因往来寒热,故倍生姜,佐柴胡以解表;热结在里,故去参、甘,加枳、芍以破结。条中并不言及大便硬,而且有下利证,仲景不用大黄之意晓然。后人因有下之二字,妄加大黄以伤胃气,非大谬乎?

《医宗金鉴》:柴胡证在,又复有里,故立少阳两解之法。以小柴胡汤加枳实,芍药者,解其外以和其内也。去参、草者,以里不虚也;少加大黄,所以泻结热也;倍生姜者,因呕不止也。斯方也,柴胡得生姜之倍,解半表之功捷,枳、芍得大黄之少,攻半里之效徐。虽云下之,亦下中之和剂也。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