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方临床模拟练习-每日一案(第469期)
徐某,男,27岁。
患者上腹部疼痛18年,加重2年。自9岁之时因食水饺过多而当即感到脘腹胀满,同时腹泻,经治腹泻已止。
患者腹部经常胀满,吐酸水,饮食明显减少,反复吐血、便血,曾因上消化道出血而手术治疗,术后胃脘疼痛仍反复发作,曾服甲氰咪胍、204胃特灵、保和九、参苓白术丸等药物,效果不显。
刻诊:不但空腹时疼痛,而且每因饮食入胃之后,即刻疼痛,有时即便饮入西瓜汁亦感疼痛,更为甚者,每次饮水、或饮茶后即感心口隐隐而痛。若仰卧时,上腹部自感胀满,如有物堵其间,大便排解无力。面色萎黄,精神萎靡不振。舌质稍淡,舌体大,苔薄白、微黄而滑,边有齿印。右脉浮弦,关虚大,左脉沉弦。
处方:██。
3剂后疼痛减其大半,饮食较前增多,胀满已明显减轻,宗上方仍服3剂,疼痛已止,胀满已除。为巩固疗效,仍服上方10剂,而疼痛一直不发。
答案下期公布
上期答案:炙甘草汤加龙骨、牡蛎(注:答案非唯一,仅供参考)
张某,女,57岁。
早岁右眼病青盲失明,近年左眼亦感昏蒙,视物如在云雾,眼前茧星满目,时而白光发如电闪,红光发如火焰,红白相衬,飞舞眩惑。
致头目眩晕,睛痛眉骨酸楚,心烦不安,脉象沉细,舌中光泽。
病名神光自现,阳光越散,亦青盲之象也。脉象沉细,舌中光泽,责之阴精亏损,虚阳上浮,心神不宁,孤阳飞越,故而光发乱散,不得内敛。
诊断为视惑,治宜补阴益血,宁神潜阳。予炙甘草汤加龙骨、牡蛎。
数服之,病情大见好转,红、白二光几乎消失。但云雾尚见,当再予补益收功,服原方。(姚芳蔚医案)
解说:《灵枢·大惑论》云:“目者,心之使也”,言目睛得心血灌注以养。故心血不足,心气亏耗,目失所滋,而病视惑,以炙甘草汤补益心之气血,目得濡灌而愈。
原文复习
《伤寒论》第177条:伤寒,脉结代,心动悸,炙甘草汤主之。
《金匮要略•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》:炙甘草汤,治肺痿涎唾多,心中温温液液者。
各家论述
《医方考》:心动悸者,动而不自安也,亦由真气内虚所致。补虚可以去弱,故用人参、甘草、大枣;温可以生阳,故用生姜、桂技;润可以滋阴,故用阿胶、麻仁;而生地、麦冬者,又所以清心而宁悸也。
《医方集解》:此手足太阴药也。人参、麦冬、甘草、大枣益中气而复脉;生地、阿胶助营血而宁心;麻仁润滑以缓脾胃;姜、桂辛温以散余邪;加清酒以助药力也。
《血证论》:此方为补血之大剂。姜、枣、参、草中焦取汁,桂枝入心化气,变化而赤;然桂性辛烈能伤血,故重使生地、麦冬、芝麻以清润之,使桂枝雄烈之气变为柔和,生血而不伤血;又得阿胶潜伏血脉,使输于血海,下藏于肝。合观此方,生血之源,导血之流,真补血之第一方,未可轻议加减也。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