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,少年儿童的视力下降的很多,自从新冠肺炎疫情以来,中小学生都上网课,导致近视更多,临床治疗更需要详细辩证,今天就最近治疗的两例近视与大家分享,不足之处请给与指正。

病例一

宓某某,女,11岁,北京市北七家人。2020年11月2日来诊。患者自疫情以来视力下降,视力检测:左、右眼视力均0.6,无汗,口中和,纳可;有时腹胀,平素常腹痛,进食后加重;大便可,小便正常;舌质淡,苔薄白;脉沉细,小腹较硬。

辨证分析:根据视力下降,有时腹胀,平素常腹痛,进食后加重;舌质淡,苔薄白;脉沉细,小腹较硬,为胃气虚弱,气血津液化生减少,目受血减少而视力下降,辨证为太阴病。

方证:当归建中汤方证。

方药:当归10桂枝10白芍20炙甘草6生姜5片大枣(切开)10枚饴糖150毫升,七剂,水煎服,早晚各一次。

经筋疗法:三阳经经脉交汇处,玉枕,手、足太阳经交汇处,脾经经筋,足三里,地机。治疗到患者感觉双眼温和,湿润为度。

2020年11月9日复诊,左、右眼视力0.8 -,双眼视力0.8,腹痛减轻,小腹软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细。

效不更方,依前法治疗。

2020年11月13日复诊,左、右视力0.8+,双眼视力1.0-;余症已。嘱:按时进食,正确的行走坐卧姿势,正确用眼,定时做眼保健操,随时复诊。

病例二

俞某某,女,8岁,北京市健翔园人。2020年11月1日来诊。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视力下降,左、右眼视力均0.3;2020年4月份患中耳炎一次,视力下降更明显,纳可,口气重,口渴,喜冷饮,微烦躁,微汗出,平素大便不畅,3至4天一次,小便黄;舌质红,苔白厚微黄;脉弦数;耳后、颈部、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。

辨证分析:根据双眼视力下降,曾患中耳炎,口气重,口渴,喜冷饮,微烦躁,微汗出,平素大便不畅,小便黄;舌质红,苔白厚微黄;脉弦数;耳后、颈部、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,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。

方证:小柴胡加石膏汤合桔梗汤方证。

方药:柴胡15黄芩12姜半夏20党参10炙甘草6生石膏45桔梗10生白术50生姜3片大枣(切开)4枚,三剂,水煎,每剂煎两次,平分两天服。

经筋疗法:手足少阳经经筋交汇处,手足阳明经经筋交汇处,液门,中渚,睛明,项中,阳陵泉,足阳明足少阳经筋交汇处。

2020年11月7日复诊,左、右眼视力0.4+;大便通畅,每日一次;余症已,舌质淡,苔薄白,脉弦细;耳后、颈部、锁骨上窝淋巴结只有较大的三个触摸的到,其余全消。

效不更方,上药三剂,水煎,平分两天服用。继续经筋疗法治疗。

2020年11月12日复诊,右眼视力0.5+,左眼视力0.6+,余症已,舌质淡,苔薄白,脉弦细,耳后、颈部、锁骨上窝淋巴结减小。

上方加当归10菊花10,三剂,水煎,平分两天服。继续经筋疗法治疗。

体会

1、注重四诊,望、闻、问、切一个也不能少。值得注意的是,切诊不只是诊脉,也包括触诊和腹诊。

2、复诊总当初诊医。不管是几次复诊,都要像第一次诊断疾病那样诊治。

3、在诊治过程中,先辨病性,再辨病位、病情,继辨六经,最后辨方证。这个过程不能落下任何一项,有时候还要在病位上辨病性。

4、法从心出,方从证立。每个方证都有每个方证的适应证,治疗近视不要把重点只放在眼睛上,要根据患病机体的症状特点立法,定治则,用方遣药。

5、理法方术都是经方,不只是用药,只要在六经八纲方证理论指导之下所有的医术都是经方。《伤寒论》中治病也不都是用药,如用针、灸等等。我们治疗近视在六经八纲方证理论指导之下,运用经筋疗法,捏筋刮骨,与中药相结合,治疗效果更好,见效更快。

作者:王宪武

单位:北京杏林隆源中医经方工作室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