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方治愈5岁小儿肾病综合征
谢某,女,5岁。
肾病综合征合并支气管炎病史,曾在多家大医院诊治,应用激素、抗生素等系列药物,久治不效,病情不断加重。其至亲已失去信心,后经人介绍来彭教授处求诊。
主要症状及体征有:面色无华,神疲乏力,满月脸,水牛背,皮肤多毛,面肿腹胀,眼睑及手足重度浮肿;咳嗽,少痰,咽部黏膜充血,口干不欲饮;纳食差,时腹痛,嗳气,小便短、泡沫多;舌质胖、质暗,苔剥,脉沉细弱。查每天尿量450~600mL,尿蛋白(++++),尿蛋白定量2558.0mg/24h,大便常规潜血(+),血肌酐10.0μmol/L,尿素氮2.54mmol/L;胸片示:双肺炎症。
处方:党参10g,白术10g,云苓10g,柴胡5g,黄芩8g,桔梗10g,熟附子5g(先煎),山萸肉10g,田七片5g(先煎),炙甘草8g,车前草8g,炙麻黄2g,细辛1.5g。共7剂,日1剂,水煎至100mL,早、午饭后温服。
7日后复诊,咳嗽止,患者颜面及双下肢浮肿明显减轻,腹胀等症好转,尿量增多,体重减轻,睡眠略改善,体力渐增。舌淡红体胖,苔剥好转,脉沉细弱。
上方加减治疗4周后,患者浮肿消退,精神、胃纳可,脉较前有力,舌淡红,苔薄白。复查尿蛋白(±),大便潜血(-)。余症愈。追访年余未复发。
按:彭教授认为,小儿体质主要为稚嫩娇孺,治之必先识之,并常据典引经,如《灵枢·顺逆肥瘦》谓:“婴儿者,其肉脆、血少、气弱。”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》亦云:“小儿娇嫩之气软弱。”北宋钱乙有“纯阳学说”与“稚阴稚阳论”,其《小儿药证直诀》云:“五脏六腑,成而未全,全而未壮。”南宋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将小儿比喻为“草木茸芽之状,未经寒暑,娇嫩软弱”,故对小儿应重视存津液、护胃气,未可强攻而令病情转急。该患者年龄5岁,肾病综合征病程长达1年,已有明显的神疲乏力、满月面容、水牛背、皮肤多毛、眼睑及手足重度浮肿等严重症状。咳久伤肺,肺气亏虚,久伤及脾,子盗母气,脾阳不足,则纳食较差,嗳气;久病及肾,且长期用激素类药物,导致阴阳两虚,水液潴留,而见尿少、颜面及四肢浮肿。舌质、舌苔、脉象等属肺脾肾阴阳俱虚,为病伤根本。应以四君子、四逆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。本案敢于应用麻附细辛,做到太少同调,表里同治,是病愈关键。彭教授用附子乃温阳益阴之首选,既可温肾健脾以扶阳气,又可阳中益阴以存津液,是一药两用之寓。方中炙甘草兼可制约附子的毒性。这是活用仲景经方、继承和发扬经方优势的精准案例,对儿科此类重症足资借鉴。
作者:宋爱军、周英。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