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家医案每日一练:反复头晕
吴某某,男性,84岁,初诊时间2012年9月10日。
主诉:反复头晕30年,加重10天。
既往:有糖尿病史20年,有高血压病史20年,常服降糖、降
压药物,血糖、血压控制较好。
现病史:有头部外伤史30年,头晕时有发作,多方治疗,曾用
附子理中汤,效果不佳。近10余天来,自觉头晕频作,伴心慌难受,胃脘部有饱胀感,胀时欲便,进食后胃胀加剧,以致不敢多进食。乏力,平素四肢不温,无口干口苦,无恶寒发热,小便可。
现症:头晕心慌,胃胀不敢进食。舌质稍红而老,苔薄;脉弦,
重按欠有力,脐左旁一指有明显压痛。
中医诊断:眩晕。
六经辨证分析:
头晕心慌,属水饮上冲,为太阴病。
胃脘部有饱胀感,胀时欲便,进食后胃胀加剧,属气机阻滞,为少阳病。
脐左旁一指右明显压痛,为四逆散证。
六经辩证:少阳太阴合病
处方: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。
柴胡10芍药10枳壳10
炙甘草6当归10川芎10
泽泻10茯苓10炒白术10
(7剂)
一周后复诊:头晕心慌大减,胃脘胀有好转,胀而欲便的感觉
消失;舌质稍红而老,苔薄;脉弦,重按欠有力。治疗:原方14剂。
二周后复诊:头晕心慌消失,胃胀消失,纳食增加,自诉全身
有力气,腹部检查:脐左旁一指压痛消失,舌脉同前。治疗:原方14剂,善后。
【按】本患者头部外伤性眩晕,经久不愈,很是痛苦,前医因其四肢不温、高龄、脉欠有力考虑脾胃阳虚,予附子理中汤治疗,疗效不佳。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,属于少阳太阴合病,肝气行于左,脐左压痛,说明肝气机运行受阻,为四逆散方证(河北中医学院刘保和经验),故此选用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;由于患者久病,故在剂量上选择小剂量,方证对应,取得很好效果。
从此案例也可以看出,阳虚可以造成四肢不温,但是阳气郁滞
也可以造成四肢不温。《伤寒论》对此机理有所阐述,如第337条:“凡厥者,阴阳气不相顺接,便为厥。厥者,手足逆冷是也。”张仲景把四逆散方证安排在少阴病篇是有深意的。在临床上为了与真阳亏虚的少阴病作鉴别诊断,提醒医生遇到手足不温的患者,分清阳气亏虚与阳气郁滞。
临床症状错综复杂,有时阳郁和阳虚确实很难鉴别,我们可以采取诊断性治疗,先用温阳的方法,知果不行,改弦更张,采用理气解郁的方法。《伤寒论》中对于这种治疗方法也有所提示,如第100条:“伤寒,阳脉涩,阴脉弦,法当腹中急痛,先与小建中汤;不差者,与小柴胡汤。”
本文摘自《刘渡舟医案》,闫云科著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