闵xx,女,80岁,上塔市镇白土村,2017年12月17日就诊。

患者自述:十年前有高血压,中风史。经本人治疗后,中风恢复很好,生活能自理。近来头晕,眼内痒,流泪,抽筋,便秘,3天一次,质硬。夜尿1-2次,脉沉细,舌质淡,苔薄白。

诊为:太阴病。

方用:当归芍药散加蒺藜。

药用广东一方配方颗粒:当归1包,川芎1包,白芍3包,白术3包,泽泻1包,茯苓1包,蒺藜1包,20付,早晚各服一付,开水泡服,药后诸证痊愈。

分析:患者有高血压,中风病史。头晕,眼内痒,流泪是淤血内阻,水饮上犯。腿抽筋是经脉失养。大便秘,夜尿1-2次,是水饮内停。故用当归芍药散,养血活血去饮。方中用白芍养血缓急,重用白术润肠通便。合茯苓、泽泻去水饮。用蒺藜消风止痒。《本经》谓:蒺藜,味苦,温。主恶血,破癥结积聚,喉痹,乳难,久服长肌肉,明目轻身。《名医别录》主治身体风痒,头痛等等。

当归芍药散,载于《金匮要略》中,分别治疗妇人怀孕后,腹中疼痛,妇人腹中诸疾痛。其病机就是血虚水盛。临床抓住血虚水饮的病机,就能灵活运用。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