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女士,56岁。初诊日期:2021年11月15日。

主诉:久利、咳嗽五年,加重二月

病史:患者五年来反复易腹胀,下利,大便粘滞不通畅,舌苔一直很厚,咽干不爽,反复咳嗽,咳嗽呈发作性,发作时咳嗽剧烈,觉胸腹间有气上冲,连续咳嗽7~8声,痰少,缓解后如常人。2020年9月到县人民医院查胃镜提示: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胃窦局区隆起,糜烂,胃窦黏膜以红相为主,间以散在性斑状充血及糜烂。”结肠镜检查提示“结肠黏膜未见异常”;彩超检查提示“胆囊缺如(手术切除),胆总管上段扩张,”甲状腺右叶囊实性结节。2020年10月县人民医院肺CT:两肺小结节,慢性少量炎症已吸收。患者经服抗菌,孟鲁司特片,补中益气丸,多酶片,川贝止咳糖浆等治疗,仍咳嗽,咽干,腹胀,来看诊。

查体:舌尖红,苔黄腻,脉细滑。

辨证:厥阴病,上热中湿下寒证。拟方:乌梅丸合大温脾丸变方。处方:黄连3g、炒黄柏6g、制附片8g(先煎)、桂枝9g、细辛3g、干姜4g、花椒5g、吴茱萸3g、炒麦芽15g、熟大黄5g后下、炙甘草3g、乌梅20g,三剂,一日一剂,常规水煎服。

2021年11月19日来复诊:

患者咳嗽已十去其八,腹胀,大便粘滞明显好转。效不更方,守方五剂,一日一剂,水煎服。

按语:

1、本案初诊舌尖红,舌苔黄厚腻,首先容易想到升降散、甘露消毒丹、黄连温胆汤、葛根芩连汤等方药,但升降散方证:温疫发热、烦躁、大便燥结,用于杂病,多见于火郁证,热瘀互结、经络不通证,心烦急躁,舌红起刺。甘露消毒汤方证:舌红,苔黄腻,咽喉不利,咳喘,胸闷腹胀,初看该患者较为符合,但甘露消毒丹为治湿温时疫之主方,也可用于杂病之湿热证。但该患者为56岁中年女性,皮肤黄暗,久病,久利,久咳,腹胀,大便粘滞不通畅,舌苔一直很厚,咽干不爽,气上冲,脉细滑,仔细辨证为上热下寒中湿,或本寒标热、寒热错杂,故考虑选用乌梅丸合大温脾丸变方。

2、乌梅丸与大温脾丸为一对姊妹,上热下寒中虚可用乌梅丸,但随着病情的演化,可能会出现病情演变,出现上热中湿下寒,这时可以用大温脾丸,两方必要时可以轮换使用,随证治之。该患者既有乌梅丸的使用靶点,也有大温脾丸的使用靶点。患者苔黄厚腻,脉细滑,故去掉其中的人参、当归。

3、本案药量较轻,其一是因为原方都是用丸药,现在改丸为汤,剂量宜轻;其二、患者久病,其本或正已衰,脾胃虚弱,剂量宜轻,免其再受药石戗伐。

作者:张宏丰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