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听马家驹老师讲课还是在2017年,我们单位举办的骨干医师经典培训课上,亲眼目睹了马老师的风采,学识渊博,侃侃而谈,理论结合实际病例,生动且具体的讲述了经方的辨证、应用。使我对经方—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有了初步的认识。马老师不仅课讲得精彩,临床实践能力也很强,对经方运用自如,灵活加减合方,常常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。这次有幸能跟马老师的门诊抄方学习,受益匪浅。以下是我的一点学习体会:

临床中马老师不厌其烦的跟我们强调“有是证用是方,有是证用是药”。

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代表方。辨证要点是: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默默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,口苦,咽干,目眩,脉弦。病因病机是:邪犯少阳,气机郁滞,正邪分争,枢机不利。

《伤寒论》97条指出:“血弱气尽,腠理开,邪气因入,与正气相搏,……小柴胡汤主之”。101条指出:“伤寒中风,有柴胡证,但见一证便是,不必悉具”,这两条指出小柴胡汤方的病机及使用原则。临床中,只要见到柴胡证的一部分主证,或加一、二个或然证,就可以使用小柴胡汤。以下是跟诊中遇到的一例患者:

患者张某某,男,74岁,2019.9.14初诊。

咳嗽1年余。现症见:活动后喘憋。自觉痰堵,晨起量多,色黄。左侧流鼻涕、质粘,鼻塞不明显。口干口苦。纳可。大便时溏。舌淡苔黄厚,左脉弦滑。胃切除术后(3/4)。鼻炎病史10余年。吸烟史未戒,考虑慢阻肺。建议完善肺CT、肺功能检查。

分析:根据经方“先辨六经,继辨方证”的原则,本患者无发热、恶寒,鼻塞不明显,但存左侧流鼻涕、质粘,考虑存在表证较轻。患者有口干口苦,左脉弦滑,说明上热明显,大便时溏为下寒。同时患者痰多、苔厚,可知兼夹痰湿,有化热征象。所以辨证为厥阴夹太阴痰饮水湿。治法当和解半表半里,清上热、温下寒,兼以祛湿。

辨方证为小柴胡汤合外台茯苓饮加减。处方:

北柴胡18黄芩12姜半夏15党参10

炙甘草6大枣10紫苏叶15炒苦杏仁10

瓜蒌30陈皮15麸炒枳壳10麸炒白术15

茯苓15红曲10g生姜10

7剂水煎服

9.21复诊:自觉底气足,咳、痰、喘明显减轻,大便3日一行,便溏,稍流清涕(左侧),口干口苦减轻。舌淡暗苔黄厚,右脉细,左脉弦滑。故据症调理处方:上方剂量减轻,加生薏苡仁18加强清热利湿。

胡希恕经方医学强调先辨六经继辨方证,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。患者主诉为咳喘,但辨六经辨方证,有是证用是方,只要是小柴胡汤证的咳痰喘,皆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。如此方能起到方证相应的治疗效果,也就是方与病机相应。本案虽未用厥阴病代表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,但小柴胡汤合外台茯苓饮,依然符合厥阴病的治法。

作者:吴玉琴

单位: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