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情况

赵某,男,28岁

现病史:患病毒性感冒,发高热持续不退,体温39.6℃并与恶寒交替出现,类似疟证。特邀刘老会诊。

刻下症见:患者夜晚发热更甚,身疼痛无汗,头痛,昡,口苦,咽干口渴,呕恶不欲食,胸胁满闷,视其舌红而苔黄,切脉则弦数。

辨证分析

刘老考虑患者寒热往来为邪在少阳。少阳居于半表半里之间,为三阳之枢机。伤寒,邪传少阳,正邪交争,正胜则热,邪胜则寒,故见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,更有口苦、咽干、眩晕、胸胁满闷、呕恶不欲食等,则断为少阳病无疑。口渴苔黄,为阳明病里热。其身痛、无汗之症,为邪热壅盛,气机不利所致

刘老辨为邪客少阳之半表半里证,正拒邪入则发热,邪进正退则恶寒,正邪交争所以往来寒热而如疟。然口渴苔黄反映少阳与阳明并病。当和解少阳,兼清阳明之热。

治疗以和解少阳,幹旋气机为主,兼以清解气分热毒。

处方

小柴胡汤加生石膏、连翘、板蓝根、玄参、桔梗、枳売。

方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枢机,恢复肝胆出入之机转,从而扶正祛邪。枳売、桔梗,一降一升,斡旋上下。石膏、连翘、板蓝根、玄参,清气分之热毒,透邪外出。

柴胡16g,半夏14g,党参6g,炙甘草6g,黄芩10g,生姜8g,大枣7枚,枳売10g,桔梗10g,生石膏30g,连翘10g,板蓝根16g,玄参14g

结果

患者服药3剂,汗出热退,体温降至38℃,又服2剂,寒热不发,脉静身凉而病愈。

独立诊疗此案例

该患者初诊时症见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,夜晚发热更甚,身疼痛无汗,头痛,眩晕,口苦,咽干口渴,呕恶不欲食,胸胁满闷,舌红而苔黄,脉弦数。

考虑患者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,口苦、咽干、眩晕、呕恶不欲食、胸胁满闷、脉弦,为少阳病,可予小柴胡汤和解少阳。发热、恶寒、身疼痛无汗、头痛,考虑为太阳伤寒表实证。口渴、舌红苔黄、脉数,考虑为里实热之阳明病。

综合辨证为三阳合病,可予小柴胡汤合葛根汤、白虎汤

或许有人会问:该患者为三阳合病,可以用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吗?

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亦可治疗三阳合病,小柴胡汤的运用是没问题的,但对于该患者的太阳阳明合病是否应该用麻杏石甘汤呢?我认为葛根汤合白虎汤与麻杏石甘汤均可以治疗太阳阳明合病,但对于该患者太阳阳明合病的症状来说,用葛根汤合白虎汤可能更好一点。因为该患者发热、恶寒、身疼痛无汗、头痛等太阳表实证比较明显应该用葛根汤解表发汗比较妥当,而麻杏石甘汤中单用麻黄解表作用略弱,且麻杏石甘汤側重于治疗里热上冲所致的发热、咳喘,而该患者无咳喘,无汗出。

两种思路对比

反观刘渡舟老师的治疗经过,有人会问,刘老反观刘渡舟老师的治疗经过,有人会问:刘老辨证为少阳太阳合病,而且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、连翘、板蓝根玄参、桔梗、枳売已治愈了,您却辦证为太阳少阳阳明三阳合病,你们二者辦证有何不同?

首先,我和刘老均辨证出了少阳阳明合病,唯一不同的是太阳病的辨证。那么该患者是否真有太阳病的存在呢?根据患者发热、恶寒、身疼痛无汗、头痛的症状,太阳病应该确诊无疑,因此,刘老在辨证时忽略了太阳病的辨证。

有人又会问:既然刘老忽略了太阳病,那为什么刘老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、连翘、板蓝根、玄参、桔梗、枳売还能治愈该患者呢?

我认为这个问题就要考虑到《伤寒论》三阳合病的治疗原则了,对于三阳合病的治疗,《伤寒论》中提出了一个治则,即治从少阳。《伤寒论》第99条:“伤寒四五日,身热、恶风、颈项强、胁下满,手足温而渴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”发热恶风为太阳病未解。脖子两侧为颈,后则为项,颈强属少阳,项强属太阳,胁下满为少阳柴胡证。手足温而渴者属阳明。此为三阳合病,可予小柴胡汤。但这仅是三阳合病治则中的一种,在临床实践中还有很多种方法,只不过这些方法我们熟用而不知而已。

本文整理自《六经辨证临床之路》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