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,我在中医书友会平台有幸“认识”了宋柏杉老师,听宋老师讲解《外感病模型》(编者按:这节课在会员频道里,点击链接可加入),那时的我主要是外治法为主,所以对中药方剂这块还是很懵懂的。

但是,宋老师讲了一个病案让我记忆犹新:2017年4月一位辽宁骨癌患者。西医诊断很明确:骨癌肺转移,淋巴转移。外感?内伤?宋老师收集了中医的四诊资料,运用中医思维,判断是外感病。

患者的症状:腰脊强痛,恶寒无汗,脉浮大而数,当时患者是坐轮椅来的,想站起来都很困难,不能弯腰。宋老师开的处方是——麻黄知母汤,两剂药服下效果很好,自己能走2公里的路,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,患者食欲好,疼痛减轻,各方面都很稳定。

老师的这个案例给我很大的震动,原来中医治病只查症状不问病名。以后,只要灵兰中医有宋老师的课(气血水神、中医十大病种、《金匮要略》解析等),我都买了学习,甚至也帮孩子买了老师的课程。

病例1:肺癌(小青龙加石膏汤)

2020年10月15日,女,76岁,一月前西医诊断为肺癌,因年龄大且有房颤和室颤,未进行抗癌治疗,让回家慢慢调养,现胸痛,尤其夜间,没有食欲,还有糖尿病。

我收集了她的一些信息,舌苔寒湿,不也是外感吗?因小便黄,当时我想到的是麻黄知母汤,但是患者有咳嗽和糖尿病,所以用了小青龙加石膏汤,考虑到患者心脏问题,麻黄用了6克:

桂枝10克,白芍10克,麻黄6克,干姜10克,细辛10克,半夏10克,五味子10克,炙甘草10克,石膏15克。

患者服了一剂疼痛减缓,于是继续服3剂,胃口好转,胸痛没有了,但是舌照显示的是热象,我当时跟孩子外出旅游,所以就让她服知柏地黄丸。

10月29日,患者反馈咳嗽加重痰也多,血糖没有改变,饮食较好,二便正常,见舌中凹陷苔厚,舌下红,于是开了东垣清暑益气汤。

说起东垣的益气汤,老师在“攻克十大疾病,成就中医虎将——糖尿病”这一章节讲得很清楚,我在临床中用的比较多,这里分享几个案例。

病例2:肺结节,疑似肺癌(升阳益胃汤)

2020年5月16日,深圳的一位男性患者,医院查出肺部有结节,怀疑肺癌,需要做活检等一系列的检测。舌短小,舌根伸出困难,再看他手上戴的饰品,明白了大概,不似有癌,让他暂时不做活检,给他开了东垣升阳益胃汤21剂,效果明显,后以参苓白术散和大黄䗪虫丸善后,8月27日再查已经恢复正常。

处方:人参10克,白术10克,生黄芪15克,黄连6克,半夏15克,炙甘草15克,陈皮10克,茯苓15克,泽泻15克,防风10克,羌活15克,独活15克,柴胡10克,白芍10克,大枣10克,生姜10克

当时的思路:宋老师曾经有个病人,医院查出疑似肺癌,但老师搭脉确定无癌,或许是痰、饮之类的阴影?给他开了7剂药后,果然平安无事。

而我之如此肯定,是借鉴了老师的思路,看到这位患者手中戴的饰品,如果宽松那无事,但饰品几乎卡到肉里,时间久了,阻塞经络循行、气血不通畅产生结节或淤滞,于是竭力劝其摘了首饰,否则我无法开药,然后配合刮痧;其二呢,既然有阴影,我就升升他的阳气来气化它。

病例3:咳嗽十余年(升阳益胃汤)

6月25日,24岁男孩,咳嗽十几年,咳声气逆上冲,每天咳,有时频繁,有时疏少,无痰,曾用西药抗过敏止咳治疗无效,胃口一般,易觉饱胀,二便正常。

舌中凹陷,宗气下陷,所以就用升阳益胃汤来升发他的阳气。家长先配了一剂喝下后,咳得频率减少,咳声也轻了。因孩子在外地工作,煮药不方便,家长给配了6副颗粒剂,效果明显,后又让家长给配了5剂,十几年的病情就这么解决了。

病例4:脱发(升阳益胃汤)

4月21日,患者是男性刮痧师,主述:最近头顶右侧头发仿佛被人剪了一样高低不平,摸去有小包块,刮痧有刺痛感,气滞、口苦、胸胁胀,因他父亲去世,近一个月失眠,大便不成形,小便黄,乏力,冬天手足不温。当时建议他吃乌梅丸,效果不明显。

5月5日,见他舌中凹陷,既然宗气下陷,干脆就用升阳益胃汤升发他的阳气。7剂喝完,头顶头发基本长齐,疲倦也有改善,让他继续喝14剂,精神恢复,晨勃也恢复正常。

病例5:失眠、中风先兆

2020年金运太过,入秋则更是恣意妄为,土为金之母,金泄母气太过,金不能收,所以导致肺、肠胃系统问题的患者很多。

又因为火生土,见土虚弱,自然就要护着孩子,因此火又要加大能量克制肺金,在天表现为秋行夏令;一方面金伐木过度,一方面木被火盗气太盛,所以在人则表现为肝风内动,上窜下跳,除肝胆系统的患者多外,患心脑血管等方面的问题也多。

8月19日,女性患者,主述:难以入睡,口干口苦,胃口正常,二便正常,喉咙有痰,左手肘以下外侧昨天下午一次有几秒的发抖,今天抖得次数明显增多,一次几秒。

这位患者在5月份的时候问诊过,当时主要症状就是颈肩痛的利害,我看舌右侧弯斜,易发脑梗,开了三剂枳实薤白桂枝汤合柴胡疏肝散恢复。

这次手抖,老师说过这也是中风前兆,见她舌下静脉怒张,就不管她口干口苦,直接用了老师在讲解《金匮要略》中说的治肝劳干血——大黄䗪虫丸,早晨服六味地黄丸。

8月25日,患者反馈,吃了3天手不抖了,但睡眠症状改善不明显,我的原则是治病先救急,其它问题待后处理,让她继续服得以巩固,以防中风,这是老师常说的中医治未病。

9月12日,再回头解决她的睡眠问题,因为她反馈肋骨间有刺痛,配合舌照,符合老师在讲解失眠病种的肝郁化火型,于是开了7剂丹栀逍遥散合失眠四味,睡眠恢复。

病例6:失眠(龙胆泻肝汤)

9月10日,这位患者的妹妹也因为睡眠问题求诊,诉人很疲倦但睡不着,半夜1、2点才能入睡,且中午特别疲倦。舌象如下,开了龙胆泻肝汤合失眠四味5剂恢复。

龙胆草6克,栀子6克,黄芩6克,柴胡6克,生地10克,车前子6克,建泽泻6克,木通4克,甘草6克,当归6克,酸枣仁15克(生熟各半),远志10克,合欢皮15克,夜交藤30克。

病例7:失眠(龙胆泻肝汤)

龙胆泻肝汤,轻者都让他们自己买中成药解决,严重的才开汤剂。

曾经有位年轻的女性患者,失眠5-6年,大学时期就开始吃安定,已经要吃到7-8颗,已经严重影响到工作,痛苦不已。

看她的舌照,舌边两侧发白了,正如老师说的,肝胆湿热已经从经络侵入脏腑了,给开了龙胆泻肝汤加失眠四味,喝了3剂,反馈无效。我很坚定也很自信的说:西药吃了这么多年,对中药产生抗药性了,如果信我就继续喝,不信我那也没办法了。

患者还是信我的,又喝了4剂,反馈效果非常好,基本能正常睡眠和工作,不吃西药了,让她继续喝3剂巩固。后来这位患者因为月经量一直很少的问题,给她开资生汤合四物汤调理恢复正常,这样的女性患者也特别多。

病例7:小儿舌边开裂(龙胆泻肝丸)

这是一位12岁的小男孩,10月17日,他母亲自述:孩子老咬舌两边的口腔壁,唇周有一圈颜色较周围的要淡且发痒,还像粟米尖般白色突起,上唇色偏黄,大便时软时硬,小便时清时黄,胃口好,喜甜喜香的食物,咳嗽。

孩子舌尖隆起,当时我一惊,咨询孩子母亲:是否有颈椎病,头会疼不?回答都有,我有点紧张,担心孩子脑中会长东西,但又怕吓着这位母亲,于是让她帮孩子刮颈椎,大肠经、肺经可以走一下,重点刮手腕部,孩子母亲反馈,刮后见效,我才放下心来。

再看他舌边两侧红,且开裂的这么严重,孩子母亲说他从小就地图舌,我不管他从小如何,给他开了龙胆泻肝丸,因为孩子得上学就买成药。10月30日晚,反馈吃了八天后,效果非常明显,各种症状都已恢复正常,就是记忆力还差一点,用了参苓白术散善后。

编者按:病例5、6、7,我请教了作者辨证要点是什么?大家再去看看这三个病例的舌象,都是舌的两侧,不在舌面上,在两边,红或发白,再结合体质和其他症状,辨为肝胆湿热者,即可用龙胆泻肝汤。

病例8:痢疾(附子理中丸)

入秋以来,患肠胃系统的患者增多,这里我分享一个非常典型的痢疾案例。

9月24日,女性老年患者,痢疾12天,用了中西医的各种方法,都按热痢来治,越治拉的越厉害,患者已经虚脱,无奈之下她女儿求助于我。病因:9月12日夜里犯胃疼,以为是饿了,吃根香蕉,喝点热水,胃不疼但肚子不舒服拉稀了,服药后,拉的更厉害。

根据她的描述,我当时的分析:首先她在夜里犯病,应属于阴症,吃香蕉喝热水正常人都得拉,香蕉性寒,所以我判断是寒症。但是,最让我犯难的是,患者女儿叙述排泄物黏滞,且里急后重,宋老师在《金匮要略》讲解时分析过寒利和热利的区别,这是热利的症状啊,那前面的医生给开了葛根芩连汤怎么会无效呢?

于是,又问了饮食和喝水情况,患者喜热饮,且要烫嘴的那种,说明还是个寒症,于是我猜测患者所谓排泄物黏滞,那应该是似果冻般的而非黏滞?毕竟患者不专业,描述会有误。让我最后拍板的是:老师说过热利肛门会有灼热感,而患者只有疼痛感。那是的哇,泻了12天,能不疼吗?

舌裂显示患者拉的津液虚脱;舌质红,阴伤太过不能制阳,阳气外越所致,于是果断告诉患者女儿:去买成药附子理中丸,然后重点艾灸神阙(用姜末填充神阙)、中脘、关元。她说是不是开汤方,效果来得更快些?我担心老人体内一寒一热冰火两重天,且泻了十多天,怕身体承受不了会留下后遗症,所以坚持让她买成药,药量可以加大。

下午吃了药,说明书上写的一次8-12粒,孩子给她吃了25粒一次。然后配合艾灸(很遗憾当时我没有强调让她悬灸,还是留下一点腹胀的后遗症),到晚上九点半,拉了三次,晚八点拉的特别多,特别顺。前十几天每次都拉的一点点,现在里急后重的感觉不强烈,晚上胃口回来了,主动要菜吃,已早早睡下。

患者女儿自述:当时几乎对中医绝望了,甚至不想再学!我说:不是中医不行,而是用中医的人,行不行?经过这次的治疗,让她见证到了中医的神奇,她说得加倍学习!而我的自信则来至于宋老师30年丰富的临床经验的真实相授。

病例9:烧心、手肿(泻心汤加味)

9月8日,女性患者微信自述:身高157cm,空腹体重69.7kg,面色黄暗,身体重,易累易出汗易水肿,天湿或下雨走点路就手指肿,晚上十点多就犯困,没精神,睡眠少,昨晚睡到凌晨胃部有灼热感和恶心,大便成形;头沉、重,右侧太阳穴往上点更明显,膝盖和腰背部容易酸和累,遇冷觉沉,近期偶尔几天会干咳,口干舌燥,无痰,例假时间4-5天,三个月之前一直是7天。

这是我所有的患者描述的最具体详细的,舌尖红,心有郁火;舌体厚,血管经络垃圾多;胃部烧灼发酸,非常符合老师讲的泻心汤加治胃两味,开了10剂:大黄15克,黄连15克,黄芩15克,浙贝母6克,海螵蛸6克。

9月17喝了3剂后反馈:感觉好太多了,舌头都感觉不肿了,而且口腔有口水。体重突破69.75kg,今天69.5kg,半年来一直在70kg出头。9月18日反馈:体重今天突破更多,68.95kg。

病例10:失眠(泻心汤加味)

10月9日,女,66岁,失眠。患者女儿描述:去年7月份,孙子高考以高分入取一中,高兴得当夜失眠,然后就一直不能睡,找中医开药也是头两天有效,用了各种中医外治法也是头两天有效,她有高血压,胆切除,失眠后从110斤瘦到98斤,人也老了很多。现吃安定和富马酸喹硫平片(抑制神经的),也是昨天能睡今天不能睡,她就加药量,第二天起来头晕晕的,没精神。

建议她停吃西药,我是担心失眠没治好,吃过多安定和抑制神经的西药,反而将得抑郁症了。舌尖,心脏的压力过高,又舌红体厚,清火泻垃圾,还是老师的经验,泻心汤加味:

大黄15克,黄连15克,黄芩15克,酸枣仁15克(生熟各半),远志10克,合欢皮15克,夜交藤30克。

病例11:脑中风后遗症(补阳还五汤加味,宋师肢麻方)

9月21日,男性,脑中风,医院抢救后,家属求助我:患者脑出血8天,神疲嗜睡,能识人,言语含糊不清,右侧肢体偏瘫,软瘫,不思饮食,小便频数,色黄,大便开塞露三天一次,塘泥样不成形,昨晚起发热,最高39.1℃。

见患者舌苔厚腻,舌下静脉曲张,因是痰阻血痹,所以建议用补阳还五汤加胆南星,天竺黄,竹沥,因患者体壮,黄芪用到120克,后因买不到竹沥,用竹茹代替了。

24日反馈:患者面色比之前白润些,精神胃口都好转,能自己坐起用左手拿勺子吃饭了,昨天不用开塞露大便一次,前稍结,后稍稀,基本成形,右侧肢体偏瘫改善不大。

10月16日反馈:补阳还五汤14剂后,舌苔厚腻的情况改善很多,现在右下肢肌力恢复到三级的样子,右上肢差一些。于是换方,用了老师自拟的肢麻方:

黄芪60克,当归10克,川穹10克,炒桃仁6克,红花6克,赤芍10克,地龙10克,紫苏梗10克,陈皮6克,天麻6克,桑枝10克,桂枝10克。

11月1日反馈:喝了14剂,后7剂桑枝自己加到30克,目前大小便正常,语言表达稍微清楚一点,记忆力很差,右下肢肌力逐步恢复中,现能在床上抬腿,右下肢恢复得慢些,现在感觉肌肉力量有所增强等。舌象如下:

病例12:高血压头晕

10月15日,一位男性患者自述:最近一周有头晕,脚像踩在棉花上,这是身体好转反应还是疾病加重?平时吃降压药。宋老师早在高血压系疾病章节中说过:这属于肝阳上亢型,脑梗前兆。于是建议患者暂时别出远门,配合站桩,把心沉到涌泉,再给开了5剂镇肝熄风汤:

生白芍15克,天冬15克,元参15克,生龟板15克,代赭石30克(先煎),生龙骨30克(先煎),生牡蛎30克(先煎),茵陈10克,生麦芽10克,怀牛膝30克,川楝子6克,炙甘草6克。

所有的症状都缓解了,后因大便偏稀,根据宋老师的经验,去龟板和代赭石,加赤石脂30克,熟地20克,山萸肉15克,继续服3剂愈。

病例13:双脚无力

10月20日,72岁男性,胃口正常,左边膝盖有点肿痛,两脚有无力感,能正常行走,左边脚走路有一点点拖地的感觉。我一看他舌像,舌质偏硬,外天寒地冻,久病内一定有郁火和瘀血,就开了《古今录验》续命汤,宋老师的剂量:

麻黄,桂枝,人参,甘草,干姜,石膏,当归,杏仁各9克,川芎4.5克。

25日,吃了3剂反馈:脚有好转,不觉得累和胀痛了,之前有头疼,得吃头痛散,服药后也没怎么痛了。不过,喝到第五剂,因为一直没有出汗,寒邪透发不出,膝盖肿痛,虚火上炎牙龈肿痛,停药,建议用外治法解决。

感悟:

2020年是我学医用药的一个分水岭,之前听老师的课,就如一辆维美车的零部件,无法将其组装。之后的一场大病,运用老师的临床经验和中医思维,在自救、救他的过程中,发现只要辨证准确,十之八九有效,这样我才摸到一点规律,慢慢将这些精密的零件串接起来。

今年10月,我特意去了承德拜访了宋老师。一方面想去看看宋老师看病,一方面向老师表达我真心的感谢。

承德的天气真好,天碧蓝碧蓝的,让人心情愉悦。宋老师检查了我随身带的笔记本,也还比较满意。

刚跟老师闲聊了几句,进来一位工作人员,问老师一位大肠癌患者的后续调理,老师说:继续降气通肠。随后,便说起这位患者,因为便血去了很多医院到处查,查不出问题,最后找到宋老师。老师搭脉说:怀疑肠癌,让他去医院做肠镜。但是医院只做CT、核磁等,单单不给做肠镜,就这样拖了三个月,最后附属医院说:没办法了,要不听听你们土大夫的?才做了肠镜,结果是肠癌。耽误了三个月,时间对一个癌症患者是有多么宝贵啊!

因为整个肠子都是癌,以前又有高血糖,不能动手术,医院就给输点胰岛素、葡萄糖,越输越重,最后动不了了。转到老师这,喝了3天药就能吃能走了。

来老师这看抑郁症的患者也很多,对这类病人,三分治七分调,需要时间。老师说:首先要让自己的阳气升发起来,除了药物帮助外,还得靠自己,升阳有三法——动、喜、善。动,就是让自己运动,最好是打乒乓球、羽毛球等小球运动,这样能帮助提高患者的注意力,不去东想西想了。

早晨太阳升起,运动后体内的阳气也会升发,下午太阳回落了,所以不运动;喜,就是让自己开心起来,每天早晨起来就对着镜子笑,升发阳气驱逐阴气、病气、邪气;善,就是要行善,行善会让自己心情舒畅,心情舒畅了阳气就得以升发。做到这三点,病魔都找不到你。

听着老师的教导不想起身,儿子提醒我:外面还有排队等看病的患者呢。是啊,时间总是匆匆太匆匆……

本文摘自公众号《心海听石》,作者/石听滔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