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高某某, 女,68岁。初诊日期:2022年02月10日

咽部有白痰,无咳嗽,遇冷打喷嚏。容易汗出,动则加剧。喜热饮且饮不解渴。乏力明显,身怕冷,但欲寐。大便容易干,小便偏多。舌暗润,脉沉细弱。

辨六经:少阴病

辨方证:桂枝加附子汤加减

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2g干姜10g

大枣15g黑顺片15g紫苏叶15g苦杏仁10g

生白术30g人参叶10g化橘红3g

7剂 日一剂水煎温服,早晚分服。

复诊日期:2022年02月16日

患者咽部痰较前减少,身体乏力有改善,怕冷症状改善。舌脉大致如前。效不更方,调上方紫苏叶为紫苏梗15g,7付继观。

桂枝加附子汤出自张仲景《伤寒论》:太阳病,发汗,遂漏不止,其人恶风,小便难,四肢微急,难以屈伸者。桂枝加附子汤主之。

该患者遇冷容易打喷嚏,表证不解,容易汗出,乏力、怕冷、舌暗润、脉沉细弱,属于阴证,故辨证属于表阴证的少阴病。阳气不足不能抵御外邪,卫表失其固摄功能。喜热饮且饮水不解渴,出现小便不利,是阳气亏虚,水湿不化,水液代谢障碍,津液分布不均所致。

少阴病提纲:“少阴之为病,脉微细,但欲寐。”少阴病的性质是全身性虚寒证。主要脉证为“脉微细,但欲寐”。患者乏力,总是想睡觉的,脉沉细弱,皆是阳气衰微,营血不足的表现。辩证为少阴病,予四逆汤(黑顺片、干姜、甘草)温里祛寒。

半夏厚朴汤出自《金匮要略》
:“妇人咽中如有炙脔,半夏厚朴汤主之。”具有行气散结,降逆化痰的作用。该患者咽中有白痰,吐之不出,咽之不下,如鲠在喉,属痰湿阻滞的表现,因有附子,故不用半夏,予紫苏、杏仁解表化痰,生白术、化橘红健脾益气化痰,因患者气虚明显,汗出不固,予人参叶补益肺脾之气。复诊时因患者表邪有所解,调紫苏叶为紫苏梗发挥其行气宽中的作用。

经方确实很经典,精道,辨对证,用好药,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此外经方的服用方法也是非常有讲究,有辅助治疗效果的。

作者:甄伟烁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