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某,男,45岁。初诊日期:2001年3月20日。

初诊(2001-03-20): 近月来夜不能寐,服用西药镇静剂无效,病情日益加重,甚则彻夜不眠,心烦不安,舌苔薄白,脉细弦。从痰热扰心论治,仿温胆汤意加减。

制半夏10g,朱茯苓10g,橘红6g,竹茹6g,甘草3g,枳壳 5g,炙远志 5g,熟枣仁12g, 琥珀粉(另吞)2.5g。5剂。

二诊(2001-03-26): 服药2剂,即能入睡,夜卧5小时,但尚易醒,多梦善惊,原法继进。

上方去琥珀,加龙骨(先煎)20g,以资巩固。

点拨

本案患者有癔病史,夜不能寐,日益加重,甚则彻夜不眠,心烦不安,乃痰热扰乱心神所致。治疗当清热化痰,和中安神,选用温胆汤加减。方以半夏、茯苓、枳壳、橘红健脾化痰,理气和胃;竹茹清热化痰;远志、枣仁养心安神;琥珀、龙骨镇静安神。

问难先生,您是如何发现本案的病机关键在于痰热扰心的?

周仲瑛解惑

该患者求诊时自述有多年的癔病史,癔病属于神经症范围,它没有器质性病变,但却出现精神神经系统症状,临床表现多种多样。中医认为与七情失调有关,忧思伤脾,脾主运化水湿,脾虚则失其健运,水谷不为精微而化生痰浊,酿成痰热,痰热扰乱心神而致心神不宁、夜不能寐、心烦不安。

问难先生,本病患者舌苔薄白,怎么辨证为痰热扰心?

周仲瑛解惑

本例患者,临床表现较为单纯,辨证依据不足。我根据其有癔病病史、顽固失眠的特征,伴有心烦不宁而辨证为痰热扰神,此时,不必拘泥于舌苔。况且,痰热之间偏重于痰,兼有热象,故未用黄连等清热药,仅用竹茹轻清宣化。

体悟

本案失眠似无症可辨,周师抓住患者有长期癔病史,失眠较为严重,伴有心烦不宁,判定为痰热扰乱心神,治以化痰理气、和中安神,经用温胆汤加减治疗,服药2剂便效。本案病理因素以痰为主,兼有热象,故方用温胆汤化痰安中。若痰热明显,可加黄连。本案同时提示痰热扰心之失眠,未必悉备胸闷脘痞、泛恶厌食等脾胃系症状。

作者:顾勤、王志英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