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味子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五味子,中药饮片名。具有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的功效。用于久嗽虚喘,梦遗滑精,遗尿尿频,久泻不止,自汗盗汗,津伤口渴,内热消渴,心悸失眠。
通用名称
五味子
英文名称
Chinese magnoliavine fruit
汉语拼音
Wuweizi
药品类型
敛肺涩肠药
处方类型
处方药
医保类型
医保
参考价格
暂无参考价格
成分
北五味子主含挥发油、有机酸、鞣质、维生素、糖及树脂等。种子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五味子素。
性状
本品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,直径5-8mm表面红色、紫红色或暗红色,皱缩,显油润;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“白霜”。果肉柔软,种子1~2,肾形,表面棕黄色,有光泽,种皮薄而脆。果肉气微,味酸;种子破碎后,有香气,味辛、微苦。
主要功效
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。
适应病症
用于久嗽虚喘,梦遗滑精,遗尿尿频,久泻不止,自汗盗汗,津伤口渴,内热消渴,心悸失眠。
药性分析/方解
酸、甘,温。归肺、心、肾经。
1、肝开窍于目,泪为肝液,五味子酸能入肝,故可收敛固涩止泪,适用于肝肾亏虚,肝气耗散引起的流泪不止。常用量10-20g,捣碎入复方煎剂,并宜少佐甘草。凡泪出属肝家有动气、肺家有实热,以及脾虚寒湿者,则不宜用本品。
2、五味子五味俱全,味偏酸、甘而性温。擅长敛肺止咳,常用于治疗肺虚气弱,久咳不止,以及肺肾两虚,吐纳不力所致之咳喘;又能涩精缩尿,用于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、尿频遗尿;还能收敛止泻,以配伍治疗脾肾虚寒之久泻。还有较好的益气生津敛汗之功,用于治疗热伤气阴之汗多、口渴和阴虚内热之消渴,或气虚自汗,阴虚盗汗等。以其补益宁心安神之功常用于治疗阴血亏损,心神失养所致之心悸、失眠、多梦等病证。
3、有的中药书籍认为,五味子具有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作用。此说要灵活地看,如果患者因为体虚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,又不夹有湿者,是可以选用的。而如果夹有湿邪者,则不可使用,以免湿邪羁留,导致湿邪久久不退。
用法用量
煎服,3-6g;研末服,1-3g。入汤剂宜后下,最好研末吞服。
不良反应
尚不明确。
禁忌
1、五味子味酸,性收涩,且因性温,故对实热邪盛诸证者不宜使用。如临床表现为实热阻肺,肺气不降,咳逆气促,喘息胸满,痰黄多稠等症者忌用。
2.、五味子擅治肺虚咳喘,但咳嗽初起,肺气不宣之咳喘者,不宜合用。如临床表现为痰多咳喘,胸闷不适,寒热无汗,脉浮等症。者应忌用,以免阻塞气机更使肺气不宣,加重咳喘症状。
3、五味子敛束不散,有碍祛邪解表,故外感初起,表邪未解,或疹痧初发,毒邪未解者断不可用。如临床表现为外感风寒,表实无汗,头身疼痛,或麻疹初起,疹点未现,或时隐时现等症者应切忌,以免早用闭阻邪毒。
4、五味子皮酸,肉甘,核辛、苦,三者皆有咸味,一物而五味皆俱,然以酸味为主,故肝胃不和,木克脾土,吞酸嗳气,胃痛胀满,或胃中嘈杂灼热等症者,亦应慎用本品,以免更增胃酸,伤胃损脾。
5、五味子有引起中枢神经兴奋的作用,故运动过度,癫痫发作,颅内压升高,精神兴奋及动脉压显著升高者禁用。
6、五味子性温,故痰热壅肺,咳嗽痰稠,不易咳出者忌服。
7、麻疹初起,透发未畅时禁用。
8、凡内有实热,如口疮,牙龈肿痛,腹满胀痛,大便秘结,小便不利等症者禁用。
9、凡湿热泻痢,里急后重、大便黏腻不爽者禁用。
10、五味子味酸,故肝火犯胃之证,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,嘈杂吞酸者忌用。
11、前列腺增生,急性肾炎,急性肾盂肾炎,静脉曲张,妇女痛经,妇女乳腺增生病,急性乳腺炎,妇女闭经,胆囊炎,痛风患者忌用。
12、外有表邪,内有实热者忌服。肺部感染明显者及有消化系统疾病者慎用。
13、五味子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,故孕妇及先兆流产者慎用。
注意事项
1、五味子性味酸温,收敛固涩且能滋润助热。故外有表邪,临床表现为麻疹初起,风热感冒等证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;内有实热,小便不利,大便秘结等证者忌单味药大量服用。
2、五味子酸性较强,故消化性溃疡患者忌单味药大量服用。
3、本品不宜与磺胺类药配伍,因易析出结晶而致结晶尿、血尿;不宜与氨基糖苷类药物配伍,以免减弱药效;不宜与氢氧化铝、氨茶碱等碱性药物配伍;不宜与呋喃妥因、利福平、阿司匹林、吲哚美辛等配伍,以免加重对肾脏的毒性;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同用以免引起血钾过高,降低强心苷类药物的疗效;不宜与咖啡因同用,五味子可以对抗咖啡因对主动运动的兴奋作用;不宜与肾上腺素同用,五味子可以降低肾上腺素的加压作用;五味子口服可以酸化胃液,提高酸度,使红霉素的单键水解而失去抗菌作用,故不宜与红霉素合用。
4、《本草经集注》曰其:“恶蒇蕤”,故与玉竹合用时应谨慎。
贮藏方法
置通风干燥处,防霉。
执行标准
中国药典2015年一部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