炒莱菔子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炒莱菔子,中药名。为莱菔子的炮制品。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
L.的干燥成熟种子。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炒莱菔子具有消食除胀、降气化痰的功效,主治饮食停滞、脘腹胀痛、大便秘结、积滞泻痢、痰壅喘咳。
中文名称
炒莱菔子
拉丁文名
Raphani Semen
道地产区
全国
性味归经
味辛、甘,性平,归肺、脾、胃经
药材分类
植物
功效作用
功能
消食除胀、降气化痰。
主治
用于饮食停滞、脘腹胀痛、大便秘结、积滞泻痢、痰壅喘咳。
用法用量
5-12g。
禁忌
1、中药配伍禁忌:
(1)不宜与人参同用。
(2)不宜与地黄、何首乌同用。
2、中西药配伍禁忌:不宜与碘补充同用,可能降低疗效。与降压药同用时不宜剂量过大。
3、饮食禁忌:
(3)与胡萝卜同用可降低疗效,不宜合用。
(4)不宜与橘子同食,可诱发甲状腺肿。
(5)不宜与苹果、梨、葡萄等一起食用。
注意事项
本品辛散耗气,故气虚及无食积、痰滞者慎用。
化学成分
莱菔子含莱菔素、芥子碱、脂肪油(油中含大量芥酸、亚油酸、亚麻酸)、β-谷甾醇、糖类及多种氨机酸、维生素等。
药理作用
1、对消化系统的影响:增强离体兔回肠节律收缩的作用,加强机械性消化的作用。
2、对血管的影响:莱菔子主要降压活性成分为芥子碱硫酸氢盐。通过扩张血管,降低血管阻力而起降压作用。
3、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:对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、星形奴卡氏菌及同心性癣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
毒理作用
莱菔子水提物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 50
为127.4(123.8-131.1)g/kg,动物多于给药后1h以内惊厥而死。大鼠每日灌服100g/kg、200g/kg及400g/kg,持续3星期,未见明显毒性。莱菔素静注10mg可引起小鼠死亡。
相关论述
1、《本草纲目》:“下气定喘,治痰,消食,除胀,利大小便,止气痛,下痢后重,发疮疹。”
2、《医林纂要》:“生用,吐风痰,宽胸膈,托疮疹;熟用,下气消痰,攻坚积,疗后重。”
临床应用
鉴别用药
生莱菔子、烘制及清炒莱菔子:莱菔子生品具有消食除胀,降气化痰之功,涌吐痰涎之力强,用于痰涏壅盛,中风口噤等;炒莱菔子药性缓和,有香气,可避免生品服后恶心的副作用,并善于消食除胀,降气化痰,可用于食积腹胀,恶食嗳腐,脘腹痞满胀痛,痰壅气滞,咳嗽喘逆等。
加工炮制
采收加工
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,晒干,搓出种子,除去杂质,再晒干。
炮制方法
取净莱菔子,置锅内,用大火加热,炒至微鼓起,有香气逸出,取出放凉。用时捣碎。
保存方法
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
药材鉴别
药材性状
莱菔子:本品呈类卵圆形或椭圆形,稍扁,长2.5-4mm,宽2-3mm。表面黄棕色、红棕色或灰棕色。一端有深棕色圆形种脐,一侧有数条纵沟。种皮薄而脆,子叶2,黄白色,有油性。气微,味淡、微苦辛。
饮片性状
炒莱菔子:形如莱菔子,表面鼓起或裂开,色泽加深,质酥脆,气微香。
植物学信息
植物种属
十字花科植物萝卜。
形态特征
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,高30-100cm。直根,肉质,长圆形、球形或圆锥形,外皮绿色、白色或红色。茎分枝,无毛,稍具粉霜。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大头羽状半裂,长8-30cm,宽3-5cm,顶裂片卵形,侧裂片4-6对,长圆形,有钝齿,疏生粗毛;上部叶长圆形,有锯齿或近全缘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;萼片长圆形;花瓣4,白色、紫色或粉红色,直径1.5-2cm,倒卵形,长1-1.5mm,具紫纹,下部有长5mm的爪;雄蕊6,4长2短;雌蕊1,子房钻状,柱头柱状。长角果圆柱形,长3-6cm,在种子间处缢缩,形成海绵质横膈,先端有喙长1-1.5mm;种子1-6颗,卵形,微扁,长约3mm,红棕色,并有细网纹。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
分布区域
原产我国,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
道地产区
全国各地均产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