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气虚气滞证,中医病证名。正气亏虚,运行无力而气机阻滞,以神疲,气短乏力,胸腹胀闷窜痛,舌淡,脉弦缓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产后恶露不下、胞衣不下疾病中。

就诊科室

产科

相关疾病

产后恶露不下、胞衣不下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(产后)恶露不下

以产后恶露不下,或下亦甚少,夹有紫暗血块,小腹疼痛拒按,舌紫暗或有斑点,脉弦涩等。治宜益气行滞,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壳、乌药等。

2、胞衣不下

胎衣不下,阴道流血量多色淡,少腹有块而不痛,面色淡白,头晕心悸,神疲气短,舌淡苔白,脉弱。治宜益气行滞,方用补中益气汤和生化汤加减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由正气亏虚,运行无力,气机阻滞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神疲乏力、气短懒言、胸腹胀闷串痛、舌淡脉弦缓等。

症情分析

元气不足,脏腑机能衰退,故出现气短懒言、神疲乏力;气机运行不畅,不通则痛,故胸腹胀闷串痛;脉弦为气机不利、脉气不舒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补气理气

方药

异功散。

常用中药

人参、茯苓、白术、陈皮、甘草等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