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毒窜睾腹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热毒自少阳内传厥阴所致,以痄腮病至后期,腮部肿胀渐消,一侧或两侧睾丸肿胀疼痛,或伴少腹疼痛,痛甚者拒按为主症的证候。是热毒火盛证的变证。常见于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中。

发病部位

少腹

就诊科室

小儿科、中医科

相关疾病

流行性腮腺炎、痄腮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流行性腮腺炎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由热毒自少阳内传厥阴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腮部肿胀消退后,一侧或双侧睾丸肿胀疼痛,或脘腹、少腹疼痛,痛时拒按,舌红,苔黄,脉数。

症情分析

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绕阴器,热毒由少阳传至厥阴,引睾窜腹,发热、睾丸肿痛、少腹痛;肝热犯胃,胃失和降,则呕吐;舌苔黄,脉弦数,皆为热毒窜犯足厥阴肝经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清肝泻火,活血止痛

方药

龙胆泻肝汤加减。

常用中药

龙胆草、栀子、黄芩、黄连、柴胡、川楝子、荔枝核、延胡索、桃仁。

针灸治疗

针刺法取翳风、颊车、合谷、血海、三阴交,泻法,强刺激。每日1次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