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虚邪恋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气虚邪恋证,中医病证名。泛指气虚之人兼有病邪留滞的证候。除见神疲乏力、气短懒言、舌淡脉弱的等气虚证候外,由于留滞的病邪不同而又兼有各自的特征。见于毛囊炎、久疟、颈痈、小儿急性肾炎、小儿肺炎等疾病中。
英文名称
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lingering pathogen
其它名称
气虚邪留证
就诊科室
小儿科、皮肤科、中医科
相关疾病
毛囊炎、久疟、颈痈、小儿急性肾炎、小儿肺炎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毛囊炎
症见素体虚弱,气血亏损,面色晄白,疮疡色淡不红,间见脓头,微感疼痛,伴有夜难入寐,心悸;病情反复发作,经年不愈,舌淡红或间见瘀斑,脉细数。治宜益气托毒,方用托里消毒散加减。
2、久疟
症见疟疾迁延日久,遇劳则作,寒热往来,倦怠食少,短气懒言,面色淡白,舌淡苔薄白,脉弱。治宜补气祛邪,方用四兽饮加减。
3、颈痈
症见溃后脓出稀薄,消散慢,创面色暗,久不收口,精神不振,倦怠乏力,懒言声低,面色萎黄,舌淡苔薄,脉细弱。治宜补气血,托疮毒,治宜托里消毒散加减。
4、小儿急性肾炎
症见常在恢复期或病程长者出现肢体轻度浮肿或浮肿不显面色少华,困倦乏力,纳少便溏,多汗易感冒,舌质淡苔薄白,脉缓弱。治宜健脾化湿,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。
5、小儿肺炎
症见低热起伏,气短多汗,咳嗽无力,纳差便溏,面色少华,神疲乏力,舌质淡,苔薄白,指纹淡,脉细无力。
病因
病因
本证气虚之人兼有病邪留滞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除神疲乏力、气短懒言、舌淡脉弱的等气虚证候外,由于留滞的病邪不同而又兼有各自的特征。
症情分析
正气不足,脏腑机能衰退,故出现气短懒言、神疲乏力;舌淡脉弱为气虚之象。
治疗
治法
补气祛邪
方药
补中益气汤。
常用中药
黄芪、白术、陈皮、升麻、柴胡、人参、甘草、当归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