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寒袭咽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风寒袭咽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风寒之邪侵袭咽喉,以咽喉疼痛不适,恶寒微发热,无汗,苔薄白,脉浮紧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多发于寒冷季节,男女老幼皆可发病,其病程较短,若邪不散,郁久化热则不属本证。本证常见于喉痹、失音等疾病中。
其它名称
风寒袭喉证
发病部位
咽喉
就诊科室
耳鼻喉科
相关疾病
喉痹、失音、急性喉炎,急性咽峡炎,急性咽炎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喉痹
症见咽干微痛,吞咽不利,咽壁黏膜稍显暗红肿胀,恶寒微热,周身不适,头痛鼻塞,舌淡红,苔薄白,脉浮紧。治宜疏风散寒利咽,方用六味汤加牛蒡子、苏叶、生姜。
2、失音
症见卒然声音不扬,甚则失音,咽痛喉痒,吞咽不利,或兼咳嗽,胸闷,鼻塞流清涕,恶寒发热,头痛,无汗,苔薄白,脉浮紧。治宜疏风散寒利咽,方用六味汤或金佛草散加减。
3、急性咽炎
症见于本病初起,受凉感寒后,咽干微痛,异物感,吞咽略有不顺;咽粘膜淡红带紫。周身不适,或有恶寒、微发热,头痛,无汗,鼻塞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浮紧。治宜疏风散寒,宣肺利咽,方用六味汤。
病因
病因
本证风寒之邪侵袭咽喉所致。
病机
喉为肺之系,肺主表,风寒犯于皮毛,侵袭于肺,肺气失宣,气机不利,邪郁而不能外达,凝聚咽喉,脉络痹阻,发为喉证。
表现
临床表现
咽痛不适,咽痒,咳嗽,咽部黏膜微肿,色淡或微红。全身症状见恶寒,发热,头痛,周身不适,鼻塞,流清涕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浮紧。
症情分析
风寒袭表,肺气不宣,邪滞咽喉,故咽部黏膜微肿,色淡或微红;风寒袭表,卫气被遏,故恶寒发热;肺窍不利,则鼻流清涕;风寒上扰清窍,则头痛;舌淡红,苔薄白,脉浮紧,均为风寒袭表之征。
治疗
治法
疏风散寒利咽
方药
六味汤。
常用中药
荆芥穗、薄荷、炒僵蚕、桔梗、生粉草、防风。
针灸治疗
1、针刺
取穴合谷、曲池、足三里、颊车。中等或弱刺激,留针20~30分钟,每天针一次。
2、耳针
取咽喉、肺、扁桃体。每次选1~2个部位,埋针7~10天,可轮换取穴。
3、穴位注射
取穴天突、曲池、孔最,每次取单侧穴,两侧交替使用。每穴注入复方丹参注射液或10%葡萄糖溶液1~2ml,隔日—次,5~7次为一疗程。
4、艾灸
取穴合谷、尺泽、列缺等穴,进行悬灸或隔姜灸。
其他治疗
1、外治方法
(1)含漱
是咽喉证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,每天可进行多次,尤其是饮食前后更要含漱。常根据不同证情,选用不同的含漱药液。本证可用苏叶30g、金银花10g、生甘草10g,加水500ml,煮沸后取汁,分次含漱。
(2)噙化
是将药物制成丸剂或片剂,适量含于口中,令其慢慢溶化咽下,使药液较长时间浸润于咽喉患处,以取治疗作用。常根据不同证情,选用不同的噙化药物。本证可选用青果丸(成药)或润喉丸(经验方):甘草粉300g、硼砂15g,食盐15g、玄明粉30g、酸梅750g(去核),共研为细末,以荸荠粉250g为糊制丸,每丸重3g。每次1~2丸,一日3~4次含服。
(3)雾化
可用苏叶60g,或加藿香、佩兰、葱白适量,煎水作雾化药液,通过雾化器作雾化吸入治疗。亦可将上述药液作蒸气吸入治疗,以达到疏风散寒,芳香通窍作用,声嘶明显者尤宜。
(4)吹药
—是将药粉直接喷布于咽喉患处,以达治疗目的。喷药时,动作要敏捷,将药粉均匀撒布于患处及其周围,不可用力过猛,以免引起呛咳和不适。下述药物可供选用:冰硼散:玄明粉、朱砂、硼砂、冰片,共研极细末。每日4~6次喷入。玉钥匙:马牙硝4克、蓬砂5克、僵蚕1g、冰片1g,共研极细末。每日4~6次喷入。
2、提甜疗法
可用瓷匙的边沿沾白酒少许,顺背部足太阳膀胱经,自上而下提刮(由肺俞至肝俞、胃俞,由大肠俞至膀胱俞),至令皮肤发生紫红色为度。体质虚弱者少用。亦可用两个手指提捏患者鼻根部(两目之间)皮肤,使皮肤出现紫红色为止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