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湿热蒸齿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湿热内蕴,上蒸牙齿,以牙痛,或牙齿被蛀蚀成洞,每遇热、甜、酸则痛甚,或齿眼红肿,口气臭秽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龋齿、牙咬痈等疾病中。

发病部位

齿龈

就诊科室

口腔科

相关疾病

龋齿、牙咬痈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龋齿

症见牙体被蚀,患牙剧痛,甚则涕泪俱出,夜不能安。伴烦热口渴,小便短黄,舌苔黄腻,脉濡数。治宜清热祛湿,方用清胃汤加露蜂房、海桐皮。

2、牙咬痈

症见真牙处疼痛剧,连及咽喉,牙关紧闭,吞咽困难,同侧腮颊肿痛,患处龈肉红肿、溢脓,头目眩晕,口苦咽干,舌红苔黄,脉滑数。治宜清热祛湿,方用龙胆泻肝汤加板蓝根、地丁、苦参。

病因

病因

多因湿热内蕴,上蒸牙齿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牙痛,每遇热、甜、酸则痛甚,或齿龈红肿,口气臭秽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等。

症情分析

湿热内蕴,循经而走,停于牙周,局部气滞血瘀,则牙痛,每遇热、甜、酸则痛甚,或齿龈红肿,口气臭秽;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为湿热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祛湿利齿

方药

加味导赤汤。

常用中药

生地、木通、甘草、归尾、柴胡、防风、荆芥、车前子、黄芩、赤芍。

针灸治疗

1、体针

主穴取合谷、足三里、下关、颊车。胃火龋齿配穴风池、太阳、内庭;虚火龋齿配穴太溪、复溜、行间。

2、耳针

主穴取面颊、牙痛点,配穴三焦、神门、交感、上颌、下颌、口、肾等,针刺或压穴。

3、指压止痛法

前三齿上牙痛取迎香、水沟,下牙痛取承浆;后五齿上牙痛取同侧下关、颧突凹陷,下牙痛取耳垂与下颌连线中点,颊车、大迎,施以按压揉法,以压法为主。

其他治疗

口腔病按摩导引法

让患者正坐位,医者站立在背后,从患者的两耳下部开始,把通过两肩上面的肌肉,用两手拇指以全身力量从上面反复几十次按摩,手法以压为主。

转归预后

若早期及时进行龋齿的治疗,可终止其发展,恢复患牙功能,且牙痛组织破坏少,病人痛苦较轻;若未及时治疗或方法不当,则龋损感染继续向深部发展引起牙痛、牙痈、骨槽风等症,甚至导致牙齿缺失,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