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虚鼻窍失养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血虚鼻窍失养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血虚不能上荣于鼻,鼻窍失养,以鼻干、嗅力减退、鼻内黏膜萎缩、鼻甲缩小、鼻腔宽大、面色无华、头晕目眩、舌淡、脉细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慢性鼻炎等疾病中。
发病部位
鼻窍
就诊科室
耳鼻喉科
相关疾病
慢性鼻炎
症状详情
常见病
慢性鼻炎
症见鼻内干燥、嗅觉减退,鼻内粘膜萎缩,或常结痂,鼻甲缩小,面色无华,头晕目眩,舌淡脉细。治宜补血滋鼻,方用四物汤加味。
病因
病因
血虚不能上荣于鼻,鼻窍失养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鼻干、嗅力减退、鼻内黏膜萎缩、鼻甲缩小、鼻腔宽大、面色无华、头晕目眩、舌淡、脉细等。
症情分析
血虚不能上荣于鼻,鼻窍失养,则鼻干、嗅力减退、鼻内黏膜萎缩、鼻甲缩小、鼻腔宽大;面色无华、头晕目眩、舌淡、脉细威血虚之象。
治疗
治法
补血滋鼻
方药
四物汤。
常用中药
熟地、川芎、当归、白芍。
针灸治疗
1、耳针
取鼻、内鼻、肺、脾、胃,针刺,中等刺激,留针15分钟;或以王不留行籽压,每日自行加压按摩2-3次以加强刺激,每次10-15分钟,5天为1疗程,疗程间歇2—3天。
2、针刺
迎香、合谷、上星;头痛配风池、太阳、印堂,平补平泻,留针15分钟,每日或隔日1次。
其他治疗
1、滴鼻灵滴鼻,每次2滴,每日3—4次。或用辛夷滴鼻液滴鼻,每次2-3滴,每天3-4次,以通利鼻窍。
2、鹅不食草(95%)、樟脑(5%)研末和匀,瓶装密封,用时吹少许人鼻,每日3次,或以薄绢包药末少许塞鼻,可通利鼻窍。
3、经常性或持续性鼻塞,可用毛冬青、丹参、红花、当归之类单味或复方注射制荆,行下鼻甲注射,每次每侧0.5-1ml,每周2次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