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痰热蒙闭心窍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小儿痰热蒙闭心窍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痰涎壅盛,蒙闭心窍而出现高热神昏等一系列症状的总称。多因外感暑热、湿热、瘟毒以致热邪炽盛,痰浊蒙闭心窍而成。常见于暑温、湿温、肺闭喘咳、疫毒痢等疾病中。
发病部位
心窍
就诊科室
小儿科、中医科
相关疾病
暑温、湿温、肺闭喘咳、疫毒痢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暑温
症见高热不退,面赤神昏,躁动不安,甚则肢厥,舌謇语涩等。治宜以开闭透热、豁痰醒神为主,先服紫雪丹(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,再进清宫汤(《温病条辨》)加鲜竹沥。
2、湿温
症见神昏谵语,晨轻夜重,斑疹隐见,舌质红绛,舌苔黄腻。治宜芳香逐秽化痰、甘凉清热之品为主,方用犀角地黄汤(《千金要方》)加元参,银花、连翘、石菖蒲等,并可送服安宫牛黄丸(《温病条辨》)。
3、肺闭喘咳
症见见高热,气喘鼻煽,咳嗽声如犬吠,痰声漉漉,烦躁神昏,甚则肢厥,故治应开心肺之闭,方选验方猴枣散(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)合安宫牛黄丸。
4、疫毒痢
症见除高热神昏外,必先有下痢赤白,秽臭难闻,舌质绛,舌苔黄腻等症。治以通下清热、豁痰开闭为宜,方选白头翁汤合大黄黄连泻心汤(《伤寒论》),同时服用安宫牛黄丸。
病因
病因
多因外感暑热、湿热、瘟毒以致热邪炽盛,痰浊蒙闭心窍而成。
表现
临床表现
高热不已,神志昏迷,闭目握拳,面色秽浊或紫暗,呼吸气短,痰声漉漉,二便不通,甚或失禁,脉象滑数,舌质红绛或偏紫,舌苔黄或黄厚。
症情分析
外感暑热、湿热瘟毒以致热邪炽盛,故高热不退;痰浊蒙闭心窍,故神志昏迷,面色秽浊或紫暗;痰热蒙闭,脉气闭塞,则呼吸气短,痰声漉漉;引动肝风,则闭目握拳;痰热蒙闭心窍,二便失司,则不通或失禁;舌红绛或偏紫,苔黄或黄厚,脉滑数,指纹紫,皆属痰热内阻之象。
治疗
治法
开闭透热,豁痰醒神
方药
清宫汤。
常用中药
元参心、莲子心、竹叶卷心、连翘心、犀角、连心、麦冬。
转归预后
本证最易引动肝风,导致抽搐不止,另内闭不开,久必外脱,症见手足厥冷、脉微欲绝,口开手撒、呼吸微弱、大汗淋漓。此乃危象,预后不良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