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外寒内热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多因表寒未解,里热已盛;或已有内热,复感外寒,外寒与内热并见所致的病证。临床表现为喘促气急,咳嗽痰鸣,咯痰黏稠色黄,胸闷,鼻塞喷嚏,流清涕,或恶寒无汗发热,面赤口渴,夜卧不安,大便干结,小便黄赤,舌质红,舌苔薄白或黄,脉滑数或浮紧,指纹浮红或沉紫。常见于哮喘等疾病中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external cold and internal heat

发病部位

咽喉

就诊科室

呼吸内科、中医科

相关疾病

哮喘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哮喘

喘促气急,咳嗽痰鸣,咯痰黏稠色黄,胸闷,鼻塞喷嚏,流清涕,或恶寒无汗发热,面赤口渴,夜卧不安,大便干结,小便黄赤,舌质红,舌苔薄白或黄,脉滑数或浮紧,指纹浮红或沉紫。。治宜散寒清热,降气平喘,方用大青龙汤《伤寒论》)加减。

病因

病因

多因表寒未解,里热已盛;或已有内热,复感外寒,外寒与内热并见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喘促哮鸣,恶寒尤汗,鼻塞清涕,但咯痰黏稠色黄,尿赤便秘。

症情分析

外有风寒柬表,内有痰热内蕴,亦有素体痰热内蕴,外寒引动体内伏痰,痰气搏结,故见喘促气急,咳嗽哮呜,恶寒无汗,鼻塞清涕的外寒之症;里有痰热则咯痰黏稠色黄,口渴,小便黄赤,大便干结。

治疗

治法

散寒清热,降气平喘

方药

大青龙汤加减。

常用中药

麻黄、桂枝、白芍、细辛、五味子、半夏、生姜、石膏、黄芩、生甘草、葶苈子、苏子、射干、紫苏等。

针灸治疗

取定喘、天突、内关。咳嗽痰多者,加膻中、丰隆,针刺,1日1次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