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湿困中焦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多因湿热或暑湿之邪蕴蒸气分,困阻中焦,以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而出现风热证候。临床表现为发热汗出不解,身重肢倦,心中烦闷,口渴不多饮,胸脘痞满,恶心呕吐,大便溏泄,舌质红、苔黄腻,脉濡数。常见于湿温病等疾病中。

发病部位

脾胃

就诊科室

感染性疾病科、中医科

相关疾病

湿温病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湿温病

症见身热不扬,脘痞胀满,恶心欲吐,口不渴或渴而不欲多饮,或喜热饮,大便溏泄,小便混浊。舌质红、苔白腻,脉濡缓。治宜燥湿化浊,方用雷氏芳香化浊法。

病因

病因

多因湿热或暑湿之邪蕴蒸气分,困阻中焦,以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发热汗出不解,身重肢倦,心中烦闷,口渴不多饮,胸脘痞满,恶心呕吐,大便溏泄,舌质红、苔黄腻,脉濡数。

症情分析

湿中蕴热,热为湿遏,故身热不扬;脾为湿困,气机郁阻,则脘痞腹胀;脾不布津则口渴,但多渴不欲饮或喜热饮;湿浊下注则大便溏泄;浊气上逆,胃失和降,则恶心呕吐。苔白腻,脉濡缓为湿邪偏重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燥湿化浊

方药

雷氏芳香化浊法。

常用中药

藿香叶、佩兰叶、陈皮、半夏、大腹皮、厚朴、鲜荷叶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