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湿阻脾胃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因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出现的湿邪中阻的表现,症见神疲肢困,胸腹胀闷,身重,不思饮食,或见低热,口腻,小便短少,苔腻,脉濡等。常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中。

发病部位

脾胃

就诊科室

感染性疾病科、中医科

相关疾病

急性病毒性肝炎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急性病毒性肝炎

症见脘闷不饥,肢体困重,倦怠嗜卧,或见水肿,口中黏腻,大便溏泄,苔腻,脉濡缓。治宜清热利湿、健脾和胃,方用茵陈五苓散加减。

病因

病因

因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出现的湿邪中阻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神疲肢困,胸腹胀闷,身重,不思饮食,或见低热,口腻,小便短少,苔腻,脉濡等。

症情分析

湿气重浊困于脾,升降失和,则神疲肢困,胸腹胀闷,身重,不思饮食;气郁中焦,郁而生热,津液不能上承,则低热,口腻,小便短少;苔腻,脉濡为湿象。

治疗

治法

清热利湿、健脾和胃

方药

茵陈五苓散。

常用中药

茵陈、车前子、滑石、茯苓、黄芩、泽泻、竹叶、瞿麦等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