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壅肺窍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热壅肺窍证,中医病证名。指多因热邪壅滞肺部、鼻窍所致。临床表现为鼻流浊涕或黄脓涕,腥臭气秽,粘稠不易擤出,鼻塞,嗅觉失灵,头额胀痛,眉额及眼眶下压痛,鼻粘膜充血肿胀,初起可伴发热恶寒,咳嗽痰多等全身症状,舌边尖红,苔薄黄,脉浮数。常见于鼻渊等疾病中。
发病部位
鼻,肺
就诊科室
耳鼻喉科、中医科
相关疾病
鼻渊
症状详情
常见病
鼻渊。
病因
病因
多因热邪壅滞肺部、鼻窍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鼻流浊涕或黄脓涕,腥臭气秽,粘稠不易擤出,鼻塞,嗅觉失灵,头额胀痛,眉额及眼眶下压痛,鼻粘膜充血肿胀,初起可伴发热恶寒,咳嗽痰多等全身症状,舌边尖红,苔薄黄,脉浮数。
症情分析
热盛伤肺,肺阴不足,热传鼻窍,热伤血络,迫血妄行,则鼻流浊涕或黄脓涕,腥臭气秽,粘稠不易擤出,鼻塞,嗅觉失灵,头额胀痛,眉额及眼眶下压痛,鼻粘膜充血肿胀;外感风热,肺失宣降,则发热恶寒,咳嗽痰多;舌边尖红,苔薄黄,脉浮数为风热之象。
治疗
治法
散风清热,宣肺通窍
方药
苍耳子散、银翘辛夷汤加减。
常用中药
苍耳子、辛夷、薄荷、野菊花、金银花、连翘、黄芩、花粉、桔梗、甘草等。
针灸治疗
1、体针疗法
主穴取迎香、上星、印堂、鼻通、风池。用泻法,针10分钟,每日或隔日1次,10次为1个疗程。
2、耳针疗法
内鼻、内分泌、肾上腺、脾、肺、神门、额、下屏尖,每次取2-3穴,强刺激,留针30分钟,或埋针。
3、足针疗法
针1号穴。
4、透针疗法
风池、迎香透睛明,合谷透鱼际,针风池令针感放散至前额;迎香透睛明令鼻中有通气感;合谷透鱼际,用捻转泻法,留针30分钟,隔日1次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