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肠虚寒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大肠虚寒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大肠阳气虚衰,固摄无力所表现的证侯,临床表现为久泻、久痢、腹痛隐隐喜温喜按,畏寒肢冷,苔白滑,脉沉迟无力。本证常见于泄泻、久痢、腹痛或便秘等疾病中。西医学的慢性肠炎、慢性细菌性痢疾、慢性阿米巴肠病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、全身衰弱所致排便动力减弱引起的便秘等疾病中可见本证。
发病部位
大肠
就诊科室
消化内科、肛肠外科、中医科
相关疾病
泄泻、久痢、腹痛、便秘、慢性肠炎、慢性细菌性痢疾、慢性阿米巴肠病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、全身衰弱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泄泻
便物溏薄如鸭粪,色浅不臭。法当散寒止泻,方用附子理中丸(《和剂局方》)加减。
2、久痢
久痢不愈或过用寒凉,胃肠阳气受损而现本证,症见滑泻不止,或大便失禁,便多粘液白滑,肛门下坠,或便后脱肛,腹隐痛,全身乏力,当厚肠止利,方用养脏汤(《和剂局方》)。
3、腹痛
腹痛隐隐,喜暖喜按,肢冷畏寒,肠鸣便泄,治宜温中止痛,方用黄芪建中汤(《金匮要略》)加白术、茯苓、炮姜。
4、便秘
多见于老人,乃为中下二焦阳气虚弱,不能温煦,寒邪凝滞,浊阴内聚,阻遏气机,致大肠难于传导,故大便滞涩难下,腹痛较重,喜暖而不喜按,治宜温阳助气散寒,方用天台乌药散(《医学发明》)去青皮、川棟子,加火麻仁、当归、肉桂、肉苁蓉。或加服半硫丸(《和剂局方》)。
病因
病因
本证多因素体阳虚,或过食生冷,久病伤阳,导致大肠气虚,寒邪内留引起。
表现
临床表现
久泻、久痢、腹痛隐隐喜温喜按,畏寒肢冷,苔白滑,脉沉迟无力。
症情分析
大肠阳气不足,固摄无力,故见久泻、久痢、阳虚寒盛,肠失于温养,故见腹痛隐隐,喜温喜按;形体失于温煦,故见畏寒、四肢不温。舌苔白滑、脉象沉迟无力皆为阳气亏虚之证。
治疗
治法
温阳散寒、合里缓急
方药
附子理中汤。
常用中药
附子、人参、白术、干姜、炙甘草、茯苓。
针灸治疗
取穴足三里、天枢、上巨虚、关元、神阙,宜用补法,并配合艾灸。
其他治疗
1、推拿
手法一指推、摩、按、揉、拿。取穴中脘、气海、关元、天枢、足三里、脾俞、胃俞、大肠俞、长强、肩井、曲池、合谷
2、 拔罐
在神厥、天枢、三阴交、脾俞、大肠俞和小肠俞的穴位上,每日或隔日拔吸1次。
转归预后
中气下陷证往往兼见大肠虚寒证,气短不足以息,疲惫不堪,泄泻不止,脱肛难收。肾阳虚证亦可兼见大肠虚寒证,命门火衰,不能温煦大肠,则作五更泄泻。本证可发展成为肠虚不固证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