腑气不通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腑气不通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邪气内结而致脏腑之气阻滞不通,以腹胀、便秘等肠胃不通畅为主要表现的病症。多见于中风、便秘、肠梗阻、肠炎、腹部手术后等疾病中。
就诊科室
消化内科、中医科
相关疾病
中风、便秘、肠梗阻、肠炎
症状详情
常见病
肠梗阻
症见腹部绞痛阵作,休时如常,腹软有压痛,或可扪及肿块,呕吐,腹胀,矢气不通,大便秘结,口干而苦。舌红,苔黄燥,脉洪有力。治宜泻热通腑,方用大承气汤加减。
病因
病因
燥屎,瘀血,水气,痰饮等邪气内结。邪气内结。或发为热,灼干津液体,气不得行,发为有形、无形之邪。或发为寒,寒凝不同,气不得行,发为有形、无形之邪。
表现
临床表现
腹胀、胸闷,大便秘结不通,或伴有小便排出困难,小便黄赤,或见头晕烦躁,舌红苔黄或腻,脉弦或滑等。
症情分析
六腑以通为顺,无论是燥屎,瘀血,水气,痰饮等有形邪气,还是气滞、湿热等无形邪气阻滞肠腑,都会造成腑气不通,而出现腹胀、便秘、小便不通畅等症。
治疗
治法
泻热通腑
方药
大承气汤加减。
常用中药
大黄、芒硝、枳实、厚朴。
转归预后
未伴有其他病变的单纯性腑气不通证,只需用心调治,则其愈较易,预后较佳。若属它病兼腑气不通者,则须察病情的新久轻重。若热病之后,余热未清,伤津耗液而大便秘结,腑气不通者,调治得法,热去津复,预后易佳。噎隔重症,常兼腑气不通,甚则大便坚硬如羊矢,预后甚差。此外,年老体弱,以及产后、腹部手术后腑气不通者,多属虚证。因气血恢复难以速效,因而治疗时难求速效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