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滞痰凝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气滞痰凝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气机郁滞,痰浊内阻,以胸胁脘腹胀闷窜痛,或有圆滑痞块,或肌肤肿硬麻木,情绪抑郁,吐白痰,苔白腻,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每见于胸怀不畅,情志抑郁之人,尤多见于妇女。常于春季发生或加重。病情又常随情志变化而增减,因此治疗时要注意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,使病人保持乐观情绪,将有利于疾病痊愈。常见于胸痹、梅核气、噎膈、癫病、瘿瘤、瘰疬等疾病中。
英文名称
syndrome of qi stagnation and phlegm coagulation
其它名称
气滞痰阻证、气郁痰凝证、气郁痰阻证
就诊科室
消化内科、中医科
相关疾病
胸痹、梅核气、噎膈、癫病、瘿瘤、瘰疬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胸痹
痰气痞结于胸,气机不畅则导致胸痹,表现为胸闷痞满,短气不利,痛引心背,俯仰不舒,治宜宣通降逆,行气化痰,方选橘枳姜汤(《金匮要略》)化裁。
2、梅核气
痰气搏结于咽部则成梅核气,表现为咽喉如梅核或败絮堵塞,咽之不下,吐之不出,胸闷痞满,气郁不畅,治宜理气消痰,方选四七汤(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化裁。
3、噎膈
痰气交阻于食道则致噎膈,表现为吞咽梗阻,呕恶痰涎,胸膈痞满,口干咽燥,早期舒畅时可稍缓解,治宜开郁化痰润燥,方选启膈散(《医学心悟》)化裁。
4、癫病
痰气郁结,蒙蔽神明可导致癫病,表现为神情抑郁淡漠,沉默痴呆,行动迟缓,语无伦次,治宜理气解郁,化痰开窍,方选导痰汤(《济生方》)化裁。
5、瘿瘤
痰气互结于经络可成瘿瘤,常见颈前肿物,漫肿或结块,皮色不变,按之柔软,治宜理气解郁,化疲软坚,方选海藻玉壶汤(《外科正宗》)加减。亦有结于颈项、腋、胯之间成为瘰疬,表现为局部出现结块如豆,累累如贯珠状,数目不等,无痛无热,以后逐渐增大串生,或有微痛,治宜硫肝解郁,软坚化痰,方选消瘰丸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)化裁。
病因
病因
多由于七情所伤,气滞痰阻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情志抑郁,急躁易怒,胸胁满闷,善太息,或咽喉如有梅核堵塞,或吞咽梗阻,或神志痴呆,或发瘿瘤瘰疬,舌苔薄腻,脉弦细而滑。
症情分析
气机不畅,经脉不利,故胸胁、乳房或少腹胀闷窜痛,情志抑郁易怒,善太息。气结痰凝,痰随气逆,循经上行,搏结于咽则见梅核气。痰气搏结于肝胆经脉,则为瘿瘤、乳癖。苔薄腻脉弦滑,属气滞痰凝之象。
治疗
治法
理气化痰
方药
半夏厚朴汤。
常用中药
半夏、厚朴、茯苓、生姜、苏叶。
转归预后
本证在疾病演化过程中易兼夹肝气郁结证,脾虚湿困证与胃气上逆证。痰气结证往往是在肝气郁结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,痰气互结,气机不畅又可使肝气郁结加重,故气滞痰凝证常兼夹肝气郁结证。肝气郁结证的主要表现有:情志抑郁,胸闷胁胀,烦躁易怒,脉弦等症。脾虚湿困证不仅是生痰的原因,而且脾虚则肝木自旺,易致肝气横逆,肝木乘土又进一步加重脾虚,所以气滞痰凝证在演化过程中常兼夹脾虚湿困证,脾虚湿困证的主要表现有:脘腹胀满,食欲不振,泛恶欲吐,肢体沉重,舌苔腻脉濡等症。气滞痰凝证还可因痰气上逆引起胃气上逆证,而见不思饮食,胃脘胀痛,嗳气呃逆,呕吐恶心等症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