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阳虚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心阳虚证,中医病证名。心阳虚衰,温运失司,以心悸怔忡,心胸憋闷而喘,畏冷肢凉,面色㿠白,或下肢浮肿,唇舌色暗,苔白,脉弱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心悸、胸痹、虚劳等疾病中。西医学中的心脏神经官能症,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病、心肌病、心肌炎,以及心力衰竭和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循环衰竭等疾病中可见本证。
英文名称
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heart yang
其它名称
心阳亏虚证、心阳不振、心阳不足
发病部位
心
就诊科室
心血管内科
相关疾病
心悸、胸痹、虚劳、心脏神经官能症、心力衰竭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心悸
表现为心悸、心中空虚,惊惕而动等症,多因心气、阴大伤,气虚阴损,累及于阳,遂致心阳不足,神不守舍,或饮邪上逆,损及心阳所致,治宜温通心阳,方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(《伤寒论》)。
2、胸痹
表现为胸闷、发憋、气短、疲乏,甚则作痛等症,多因心气不足,胸中阳气不振,清旷痹塞,或因痰浊阻遏胸阳,胸阳不通,气血失畅,心脉痹阻所致,治宜温中散寒,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(《金匮要略》)或吴茱萸丸(《圣济总录》)等方药。
3、虚劳
表现为面色㿠白、自汗、倦怠无力,舌淡,脉弱等症,乃心阳不足,血行不利,心气不充所致,治宜温阳益气,方用四逆汤(《伤寒论》)合补气运脾汤(《杂病源流犀烛》)。
病因
病因
本证多油久病体虚,年老脏气虚衰;或汗出太过,耗伤阳气;或素体禀赋不足引起心阳不振,不能温运气血;或思虑太过,劳伤心神以致心阳不足;或心阴不足,阴损及阳,耗伤阳气而形成。亦可由心气虚而发展而来。
表现
临床表现
心悸怔忡,气短胸闷,或心胸疼痛,自汗,畏寒肢冷,神疲乏力,面色㿠白,或面唇青紫,舌质淡胖或紫暗,苔白滑,脉弱或结或代。
症情分析
心阳虚衰,推动、温运无力,心动失常,轻则心悸,重则怔忡;心阳虚衰,宗气衰少,胸阳不展,气滞胸中,故见胸闷气短;心脉痹阻,故见心胸疼痛;虚寒内生,温煦失职,故见畏寒肢冷;阳虚卫外不固,故见自汗;温运乏力,面部血脉失充,寒凝而血行不畅,故见面色㿠白或面唇青紫,舌质紫暗,脉弱或结或代;阳虚水湿不化,故舌淡胖嫩,苔白滑。
治疗
治法
温补心阳
方药
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、保元汤。
常用中药
人参、黄芪、肉桂、甘草、生姜。
针灸治疗
心阳虚,寒邪凝滞心脉,致使不通则痛时可选用下列方法配合治疗
1、针刺
主穴取内关、神门、心俞、厥阴俞;配穴:素髎、大推、关元、足三里:主穴每次取2穴,配穴每次取1-2穴。手法以捻转结合提插,用补法为主或平补平泻,得气后留针5-20分钟。
2、艾灸
主灸心俞、内关、配合灸神门、足三里、关元。每次10-15分钟,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。
3、推拿
取左灵墟、屋翳、天池、心俞等穴,采用掌擦法,复合震颤法,200圈/分左右,前三穴共按摩12分钟,心俞按摩4分钟。按摩中,患者可感到心前区发热,并逐渐延及四肢和腰背,对出现热传感者,宜酌情延长按摩5-10分钟。
以上诸法,可起到温阳益气,养心定悸,通脉止痛的作用,对治疗心阳虚所致心痛有较好疗效。
转归预后
心阳虚弱的病机演化过程中伴有几种情况,一是由于阳气不足,无力推动血行,导致血瘀,产生疼痛,故心阳虚证兼见心痛,舌紫黯等症;二是气为血帅,气行则血行,心阳不足,其气亦弱,气弱运行无力则气滞,多伴有胸闷作痛等症。三是由于心阳不足,不能温化水饮,导致痰饮内停,常见胸闷、发憋、气短等症,如水气上逆,则引起头眩。当心阳虚趋向恶化时,阳气暴脱,可出现大汗淋漓、四肢厥冷,脉微弱欲绝等心阳虚脱的证候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