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阴虚火旺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阴液亏虚,虚火亢旺,以心烦失眠,口燥咽干,盗汗遗精,两颧潮红,小便短黄,大便干结,或咳血、衄血,或舌体、口腔溃疡,舌红少津,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本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主要见于春夏两季,南方尤较多见。倘若素体阴分不足,或高年阴亏,或小儿纯阳之体,或病后失于调养,最易导致本证的发生。主要见于春温病的后期以及暑温病的病变过程中。西医学中某些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病程中可见本证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hyperactivity of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

其它名称

阴虚火炽证、阴虚火炎证

就诊科室

感染性疾病科

相关疾病

风温、湿温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春温

多由素体阴精先亏,正气不足,复感春令温热邪气而成。由于正虚邪袭,温邪易于长驱直入,或伏邪为患,故起病即见里热炽盛之证。因感邪有轻重,人体正虚有微甚,因此,其里热见证,又有在气在营的不同。邪在气分者,清气即可,邪在营分者,当透热转气。假若病势进一步发展,则可致里热炽盛而灼伤阴液。临床表现为身热口干,心烦,躁扰不寐,舌红苔黄,脉细数,治疗应以黄连阿胶汤(《温病条辨》)育阴清热;邪热偏重者,加栀子、连翘等品,以助转气之机;阴伤偏重者,可去黄芩,加元参、生地、麦冬等养阴救液。

2、暑温

暑温为病,初起即可见气分证,暑为阳邪,常易耗气伤津,或化火内传,若暑热久羁,必致心火亢盛而肾水不济,临床表现为心烦躁热,消渴不已,舌红绛,苔黄燥,其症多见于暑温后期,而以阴伤为主,治疗宜滋阴救液,稍加苦寒泻火之品,方用连梅汤(《温病条辨》)。

病因

病因

杂病中由于五志过极而生郁火,火灼阴伤,阴不制阳而火旺;或因久病阴分亏损,阴虚而内热化火。温热病后期,邪热灼伤阴津,阴液亏耗,火热上炎也可导致本证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身热,心烦躁扰,夜寐不安,口干舌燥,舌红苔薄黑而干燥少津、脉细数。

症情分析

阴液亏少,机体失于濡养,则形体消瘦,口燥咽干,小便短黄,大便干结,舌质少津、少苔,脉细;阴不制阳,虚热内生,则见两颧潮红,五心烦热,潮热盗汗,舌红,脉数等症。

治疗

治法

滋阴降火

方药

大补阴丸,知柏地黄丸。

常用中药

山药、丹皮、茯苓、山茱萸、泽泻、黄柏、熟地黄、知母等。

针灸治疗

针刺取大陵、太溪、神门等穴。手法宜补泻兼施,每日1-2次。

转归预后

本症大多表现为慢性过程。其进一步发展,阴愈虚则火易旺,火更旺则阴更伤,形成恶性循环,病情日益加重,往往导致肾阴、肾精耗竭,甚至出现阴竭阳越的危象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