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虚邪恋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阴虚邪恋证,中医病证名。泛指阴液亏虚而又有邪毒留滞的证候。除有低热颧红、盗汗、咽干口燥等阴虚见症外,因邪毒性质不同而有各自的特征。常见于聚星障、久疟等疾病中。
其它名称
阴虚毒恋证
就诊科室
眼科、感染性疾病科、中医科
相关疾病
聚星障、久疟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聚星障
临床表现为病情日久,迁延不愈,星翳疏散,抱轮微红,羞明较轻,眼内干涩不适,舌红少津,脉细或数。治宜滋阴散邪。方用加减地黄丸去枳壳、杏仁。
2、久疟
临床表现为久疟不止,形体消瘦,夜热早凉。汗出口渴,或五心烦热,舌红少苔,脉弦细数。治宜滋阴搜邪。方用青蒿鳖甲汤加减。
病因
病因
本证由肝肾阴虚,或热病后阴津亏耗等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除有低热颧红、盗汗、咽干口燥等阴虚见症外,因邪毒性质不同而有各自的特征。
症情分析
肝肾阴虚,或热病后阴津亏耗,正气不足,邪留体内,循经而走,停于何处,局部则病,如上发为眼疾,下发为腹泻。
治疗
治法
滋阴祛邪
方药
清金宁肺汤。
常用中药
知母、贝母、麦冬、薏苡仁、桔梗、生地、薄荷、芍药、当归、紫苏子、桑白皮、黄芩、白术、甘草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