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瘀血内阻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瘀血内阻,血行不畅,以局部出现青紫肿块、疼痛拒按,或腹内癥块、刺痛不移、拒按,或出血紫暗成块,舌紫或有斑点,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本病证见于痴呆、产后抑郁等疾病中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internal blockade of static blood

其它名称

瘀血阻滞证

就诊科室

神经内科、妇科、中医科

相关疾病

痴呆、产后抑郁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痴呆

临床表现为表情迟钝,言语不利,善忘,易惊恐,或思维异常,行为古怪,伴肌肤甲错,口干不欲饮,双目晦暗,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,脉细涩。治宜活血化瘀,开窍醒脑。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。

2、产后抑郁

临床表现为产后抑郁寡欢,默默不语,失眠多梦,神志恍惚;恶露淋漓日久,色紫暗有块,面色晦暗;舌黯有瘀斑,苔白,脉弦或涩。治宜活血逐瘀,镇静安神。方用调经散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由瘀血内阻,血行不畅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局部出现青紫肿块、疼痛拒按,或腹内癥块、刺痛不移、拒按,或出血紫暗成块,舌紫或有斑点,脉弦涩。

症情分析

血停经络,血行不畅,久而成瘀,不通则痛,则局部出现青紫肿块、疼痛拒按,或腹内癥块、刺痛不移、拒按,或出血紫暗成块;舌紫或有斑点,脉弦涩为血瘀伤血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破血行瘀

方药

桃仁承气汤。

常用中药

桃仁、当归、芍药、牡丹皮、大黄、芒硝。

转归预后

瘀与气滞可互为因果,或同时为病,而为气滞血瘀证或血瘀气滞证。血瘀可与痰、热等合并为病,而为瘀痰互结证、瘀热互结证。瘀血内阻还可导致血虚、水停等病理改变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