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虚脏寒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中虚脏寒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因素体脾阳亏虚,虚寒中生,渐致气血生成不足,脾阳虚而不能温养所表现出来的一类病证。常见于腹痛。
就诊科室
消化内科、脾胃病科
相关疾病
腹痛
症状详情
常见病
腹痛
临床表现为腹痛绵绵,时作时止,喜温喜按,形寒肢冷,神疲乏力,气短懒言,胃纳不佳,面色无华,大便溏薄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细。治宜温中补虚,缓急止痛。方用小建中汤加减。
病因
病因
本证素体脾阳亏虚,虚寒中生,渐致气血生成不足,脾阳虚而不能温养,甚至病久肾阳不足,相火失于温煦,脏腑虚寒。
表现
临床表现
腹胀食少,脱腹冷痛喜温、喜按,畏冷肢凉,大便稀溏,舌淡苔白润,脉沉迟无力。
症情分析
中阳不振,气血不足,失于温养,故见腹痛绵绵;不能温煦,故见形寒肢冷;脾虚运化功能失司,故见神疲乏力,大便溏薄;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细为中虚脏寒之象。
治疗
治法
温中补虚
方药
理中汤。
常用中药
厚朴、陈皮、丁香、干姜、白豆蔻、砂仁、木香等。
转归预后
腹痛的转归及预后决定于其所属疾病的性质和患者的体质。一般来说体质好,病程短,正气尚足者预后良好;体质较差,病程较长,正气不足者预后较差;身体日渐消瘦,正气日衰者难治。若急性暴痛,治不及时,或治不得当,气血逆乱,可致厥脱之证;若湿热蕴结肠胃,蛔虫内扰,或术后气滞血瘀,可造成腑气不通,气滞血瘀日久,可变生积聚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