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图

穴位 名

不容 Bùróng,出《 针灸甲乙经 》。不,乃非义。容,容纳,包容。穴属胃经,位当胃脘处。水谷至此已满,再不能容纳食物,因名不容。

经属

属 足阳明胃经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在上腹部,当脐中上6寸,距前正中线2寸。

取法:仰卧,先取 中脘穴 (在上腹部,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),再取 中脘
与胸剑联合的中点作水平线,再取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之间的中点作垂直线,其交叉点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。

解剖

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腹直肌鞘及腹直肌、第7肋间结构、胸横肌。有第七肋间动、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、静脉分支。分布着第七肋间神经分支。皮肤由第6、7、8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。针由皮下经胸大肌表面的胸肌筋膜,进入腹直肌,该肌由第5至12肋间神经支配。肋间内肌及其间的血管神经达胸横肌。若再深进,经胸内筋膜和胸膜腔、穿膈肌,右侧达肝脏,左侧达胃。前者为实质性器官,分泌有
胆汁 ,器官内有丰富的血管丛。后者为中空器官,其内容物可随针路外溢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调中和胃, 理气止痛

主治: 呕吐 , 胃痛 , 腹胀 , 食欲不振 , 脘腹胀满 ,呕吐,嗳酸,不嗜食,口干,肠鸣, 腹痛 ,胸背相引痛, 咳嗽 ,肋下痛,痃癖, 胃炎
,胃扩张, 胃下垂 ,胃或 十二指肠溃疡 ,急, 慢性胃炎
,消化性溃疡,胃胀腹满,呕吐不食,不能纳受水谷,神经性呕吐, 消化不良 ,胆绞痛, 纳呆 ,噫酸,痞癖, 心痛 ,引胸背痛, 气喘 , 哮喘 , 肋间神经痛
,肩臂部诸肌痉挛或萎缩等。

刺灸法

刺法:直刺0.5~0.8寸,局部酸胀。不宜深刺,防止刺伤肝、胃。

灸法: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
按摩 :用右食指指腹按压不容,每次3~5分钟,以有酸痛感为宜,对呕吐、胃痛和腹胀均有较好疗效。

配伍

1、配中脘穴、 公孙穴 治胃炎、 胃溃疡 、胃痛、腹胀。

2、配 足三里穴 、 内关穴 、 公孙 穴、中脘穴治胃痛、腹胀。

3、配 期门穴 治心痛,喜噫酸。

文献摘要

《 针灸 甲乙经》:呕血,肩息,胁下痛,口干,心痛与背相引不可咳,咳则肾痛,不容主之。

《 金针秘传 》:治腹满痃癖,不嗜食,腹虚鸣,呕吐,胸背相引痛,喘咳口干,痰癖,胁下痛, 疝瘕 。

《 备急千金要方 》:脉不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