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图

穴位 名

承光 Chengguang,名解:承,受也。光,亮也,阳也,热也。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进一步受热胀散。本穴物质为 五处穴
传来的凉湿水气,至本穴后进一步受热胀散,如受之以热一般,故名。

经属

属 足太阳膀胱经 穴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位于人体的头部,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.5寸,旁开1.5寸。

取法:先取 百会 (正坐,两 耳尖 与头正中线相交处,按压有凹陷处即是 百会穴 ),再取百会至前发际的中点,再旁开量2横指处即是。

解剖

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帽状腱膜、腱膜下结缔组织、骨膜。皮肤由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分布,皮下筋膜致密,嵋脂肪和纤维束组成。在该层筋膜内,眶上神经伴行的眶上动、静脉的分支形成各自的神经、血管丛,左右侧均有广泛的吻合。帽状腱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形成,厚而坚韧,通过皮下筋膜内的纤维束与皮下筋膜、皮肤紧密相连。该膜前连枕额肌的额腹,后连枕腹。其下方为疏松结缔组织形成的腱膜下结缔组织。结缔组织中的导血管和头皮的浅静脉、颅顶骨的板障静脉与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等结构均有广泛吻合。行针多在此层进行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 疏风散热 。

主治: 头痛 ,目眩, 呕吐 烦心,目视不明, 鼻塞 ,多涕, 癫痫 , 眩晕 , 鼻衄 , 青盲 , 目翳
,呕吐,心烦,现代多用承光穴治疗 鼻炎 , 角膜炎 , 感冒 , 面神经麻痹 ,角膜白斑,鼻息肉,鼻炎,内耳眩晕症等。此穴为治目视不明的要穴。

配伍

1、配百会穴治头痛。

2、配 承泣穴 、 太阳穴 治 视力减退 ,目翳。

3、配承光穴、 耳门穴 、 听宫穴 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。

4、配承光穴、 地仓穴 、 四白穴 、 颊车穴 、 合谷穴 治疗面部神经麻搏。

5、配 太阳 穴、承光穴、 曲差穴 、 合谷 穴治疗头痛。

刺灸法

刺法:平刺0.3~0.5寸,局部酸痛。

灸法:艾条温灸5~10分钟。

文献摘要

《 针灸甲乙经 》:热病汗不出,而苦呕烦心,承光主之。

《铜人腧穴 针灸 图经》:鼻塞不闻香臭,鼻多清涕。

《 针灸大成 》:主风眩头痛,呕吐心烦,鼻塞不闻香臭,鼻多清涕,目生白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