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图

穴位 名

承灵 ChéngLíng,出《 针灸甲乙经 》。名解:承即下受上,灵即神灵,脑主神灵,故脑上顶骨又称天灵骨,此穴在其外下方,故名承灵。

经属

属 足少阳胆经 。是足少阳胆经、阳维脉的交会穴。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在头部,当前发际上4.0寸,头正中线旁开2.25寸。

取法:先找到 百会 (正坐,两 耳尖 与头正中线相交处,按压有凹陷处即是 百会穴 ),向前1横指作一水平线,再找到 目窗
(正坐,眼向前平视,自眉中直上,前发际直上2横指处即是 目窗穴 )作一垂直线,两线交点处即是。

解剖

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帽状腱膜、腱膜下结缔组织、骨膜(顶骨)。皮肤由颈神经后支枕大神经分布,该神经与枕动脉、枕静脉并行,枕动脉与颞浅动脉的顶支吻合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泻胆清热、宣通鼻窍。

主治:头,鼻疾患,如 头痛 , 眩晕 ,目痛, 鼻塞 , 鼻衄 ,鼻多清涕, 喘息 发热 ,鼽衄,头痛 , 鼻渊
, 耳鸣 ,项强,现代又多用承灵穴治疗 感冒 , 鼻炎 , 支气管哮喘 等。

配伍

1、配百会穴、 太冲穴 治颠顶头痛。

2、配 迎香穴 , 印堂穴 治鼻渊。

3、配 迎香 穴、 印堂 穴、 风池穴 、 合谷穴 治鼻渊、 鼻塞不通 。

4、配 大椎穴 、 风池 穴治发热,恶风寒。

5、配风池穴、 风门穴 、 后溪穴 治鼻衄。

刺灸法

刺法:平刺0.5~0.8寸,局部有酸胀感,或向周围扩散。注意:误针伤脑,令人记力消退,而脑不灵敏,故在禁针之列。可浅取以代针刺,守禁针之戒也。按之、掐之较佳。

灸法:艾条灸5~10分钟。

按摩 :经常用中指指腹按压承灵穴,每次1~3分钟,对面部痉挛有良好的调理作用。

文献摘要

《 针灸 甲乙经》:足少阳、阳维之会。

《针灸甲乙经》:脑风头痛,恶见风寒,鼽衄,鼻窒,喘息不通,承灵主之。

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:治脑风, 头疼 ,恶风寒,鼻窒,喘息不利。

《 类经图翼 》:主治脑风头痛,恶风,鼻窒不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