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图

穴位 名

肩中俞 Jiānzhōngshū,出《 针灸甲乙经
》。肩,指肩背。中,有方位之意,四方之中,或左右之间均为中,并有内意,是互相比较之意。俞,俞穴。穴居肩背,距嵴柱稍远者称为 肩外俞
,距嵴柱较近者称为肩中俞。

经属

属 手太阳小肠经 。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在背部,当第7颈椎棘突下,旁开2寸。

取法:低头,后颈部最突起椎体旁开3横指处即是。

解剖

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斜方肌筋膜、斜方肌、肩胛提肌、小菱形肌。血管、神经分布同肩外俞(深层有颈横动、静脉。分布着第一、二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,副神经,深层为肩胛背神经。)。皮肤由第八颈神经和第一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。皮下筋膜致密,
纤维呈束状,束间有少量脂肪。针经皮肤、皮下组织, 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筋膜入该肌,
依序深进其深面的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相重叠部分。前肌为副神经支配,后肌为肩胛背神经支配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清上焦、宣肺气、疏经络

主治:肩背疼痛, 咳嗽 , 哮喘 , 气喘 ,唾血 , 支气管炎 , 喘息 ,支气管扩张, 肺结核 ,肩背痛,肩胛
神经痛 , 瘰疬 ,项强,目视不明, 视力减退 ,落枕, 吐血 等。

刺灸法

刺法:直刺或针尖向下斜刺0.3~0.5寸。不可深刺,以防气胸。

灸法:艾炷灸3~5壮,或温和灸10~15分钟。

按摩 :按揉肩中俞3~5分钟,可缓解颈肩疼痛。

配伍

1、配 肺俞穴 、 内关穴 、 足三里穴 治支 气管炎 。

2、配 大杼穴 、 附分穴 、 肺俞 穴、 厥阴俞穴 、 心俞穴 、 膈俞穴 治肺结核。

3、配 大椎穴 、 后溪穴 、 委中穴 治肩背痛。

4、配 大椎 穴、 肩井穴 、 支沟穴 治肩背疼痛。

5、配 肩髎穴 治肩背疼痛, 肩周炎 。

文献摘要

《 针灸 甲乙经》:寒热疬,目不明,咳上气,唾血,肩中俞主之。

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:治寒热目视不明。

《 针灸大成 》:主咳嗽,上气唾血,寒热,目视不明。

《考穴编》:寒热劳嗽,肩胛痛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