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巨虚穴
穴位 名
上巨虚 Shàngjùxū,出《 灵枢 ·本输》。别名上林、足 上廉
、巨灵上廉。上即上方,巨即巨大,虚即中空、空隙,胫、腓骨之间形成较大间隙,穴在此空隙之上方,故名上巨虚。
经属
属 足阳明胃经 ,为大肠的下合穴。
定位与取法
定位:在小腿前外侧,当 犊鼻 下6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(中指)。
取法:坐位屈膝,先找到 足三里 (站位弯腰,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,余四指向下,中指指尖处即是),向下量4横指凹陷处即是。
解剖
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胫骨前肌、长伸肌、小腿骨间膜。血管、神经的分布同足三里(有胫前动、静脉。分布着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分支,深层为腓深神经)。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和隐神经双重分布。针由皮肤、皮下组织到达胫骨前肌及其深面的长伸肌。两肌之间有胫前动、静脉及伴行的腓深神经经过。
作用与主治
作用:调和肠胃, 通经活络
主治: 腹痛 , 腹胀 ,肠中切痛,肠鸣, 泄泻 ,脐腹疼痛, 胃肠炎 , 急性肠炎 ,急性单纯性 阑尾炎 , 痢疾 ,急性 细菌性痢疾 , 饮食不化 ,
胃脘痛 , 食欲不振 , 便秘 , 肠痈 ,胸胁支满, 中风偏瘫 , 脚气 ,下肢 痿痹 ,膝胫酸痛,咳逆 气喘 , 小便黄赤 ,偏枯不遂,脚胫酸痛,下肢
水肿 ,痿痹等。
刺灸法
刺法:直刺0.8~1.2寸。不能针刺过深,以免造成内出血、皮下血肿。
灸法:艾炷灸或温 针灸 5~9壮,艾条灸10~20分钟,亦可采用药物天灸。
按摩 :按揉上巨虚主治消化系统疾病,如 阑尾 炎、肠 胃炎 、 腹泻 等。用 艾灸 法效果最好,将艾条对准穴位,距皮肤2~3厘米
,灸5~10分钟。
配伍
1、配 天枢穴 、 曲池穴 治 菌痢 。
2、配 支沟穴 、 大肠俞穴 治便秘。
3、配 天枢 穴、 中脘穴 治急性腹痛。
4、配天枢穴、 内关穴 、 曲池 穴、 公孙穴 治痢疾、腹胀、腹痛。
5、配 足三里穴 、 气海穴 治便秘、泄泻。
文献摘要
《 黄帝内经 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大肠病者,肠中切痛而鸣濯濯。冬日重感于寒即泄,当脐而痛,不能久立,与胃同候,取巨虚上廉。
《 针灸甲乙经
》:风水膝肿,巨虚上廉主之。胸胁支满,恶闻人声与木音,巨虚上廉主之。大肠有热,肠鸣,腹满,挟脐痛,食不化,喘,不能久立,巨虚上廉主之。大肠病者,肠中切痛而鸣濯濯,冬日重感于寒,当脐而痛,不能久立,与胃同候,取巨虚上廉。小便黄,肠鸣相逐,上廉主之。狂妄走善欠,巨虚上廉主之。飧泄,大肠痛,巨虚上廉主之。
《 备急千金要方 》:脚气初得脚弱,骨髓冷疼痛,小便难黄。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骨髓冷疼,灸上廉七十壮。风水,灸上廉随年壮。
《 针灸大成 》:主脏气不足,偏风脚气,腰腿手足不仁,脚胫酸痛屈伸难,不能久立,风水膝肿,骨髓冷疼,大肠冷,食不化,飧泄,劳瘵,挟脐腹两 胁痛
,肠中切痛雷鸣,气上冲胸, 喘息 不能行,不能久立,伤寒胃中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