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图

穴位 名

少海 Shàohǎi,出《 针灸甲乙经 》。别名曲节。少即幼小,指手少阴经,海即海洋,此穴为本经合穴,脉气至此,犹如水流入海,故名少海。

经属

属 手少阴心经 。是手少阴心经五输穴的合穴,五行属水。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屈肘,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。

取法:屈肘90°,肘横纹内侧端凹陷处即是。

解剖

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旋前圆肌、肱肌。有贵要静脉,尺侧下副动脉,尺侧返动、静脉。分布着前臂内侧皮神经。皮肤由前臂内侧皮神经分布。在皮下组织内有贵要静脉,该静脉接受前臂正中静脉或肘正中静的注入。针由皮肤、皮下筋膜,在贵要静脉的前方,穿前臂深筋膜,深进旋前圆肌,继穿正中神经(或其内侧)及其深方的肱肌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理气通络,益心 安神

主治: 心痛 ,臂麻酸痛,手颤, 健忘 ,暴喑,肘臂伸屈不利, 瘰疬 ,腋 胁痛 ,胁痛, 胸膜炎 , 肋间神经痛
,肘臂挛痛,麻木,四肢不举,前臂麻木及肘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,下肢 痿痹 ,颈项强痛,落枕,腋下肿痛,肘挛,臂麻, 头痛
,目眩,精神病, 癫狂 善笑,痫证,齿龋痛, 神经衰弱 , 精神分裂症 , 眩晕 , 三叉神经痛 ,尺神经炎,
肺结核 , 心绞痛 , 淋巴结炎 , 疔疮 等。

配伍

1、配 后溪穴 治手颤,肘臂疼痛。

2、配 合谷穴 、 内庭穴 治 牙痛 , 牙龈肿痛 。

3、配 天井穴 治瘰疬。

4、配 曲池穴 治肘臂挛痛。

5、配 后溪 穴治手颤。

6、配 行间穴 、 三阴交穴 治 月经过多 。

刺灸法

刺法:直刺0.5~1.0寸,局部有酸胀感,或有麻电感向前臂放散。

灸法: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
按摩 :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按压少海穴,每次1~3分钟,可调理前臂麻木、肘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。

文献摘要

《 针灸 甲乙经》:风眩头痛、少海主之。

《针灸甲乙经》:疟,背膂振寒,头痛引肘腋, 腰痛 引少腹,四肢不举,少海主之。

《 备急千金要方 》:主疟,背振寒。主气逆,唿吸噫哕呕。

《 外台秘要 》:主寒热,齿龋痛,狂。

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:治寒热,齿龋痛,目眩,发狂, 呕吐 涎沫,项不得回顾,肘挛,腋胁下痛,四肢不得举。

《席弘赋》:心疼手颤少海间。

《百症赋》:且如两臂顽麻,少海就旁于三里。

《 针灸大成 》:主肘挛腋胁下痛,四肢不得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