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图

穴位 名

四渎 Sìdú,出《 针灸甲乙经 》。四为数字,渎即河流,古代称长江、黄河、淮河、济水为四渎,经气至此,渗灌更广,喻称四渎四渎。

经属

属 手少阳三焦经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在前臂背侧,当 阳池 与 肘尖 的连线上,肘尖下5寸,尺骨与桡骨之间。

取法:先找到阳池(抬臂垂腕,背面,由第4掌骨向上推至腕关节横纹,可触及凹陷处即是 阳池穴 ),其与肘尖连线的中点上1横指处即是。

解剖

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尺侧伸腕肌、骨间后血管神经束、拇长伸肌。血管、神经分布同 会宗
(有前臂骨间背侧动、静脉。分布着前臂背侧皮神经、前臂内侧皮神经,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。)。皮肤由桡神经发出的前臂后皮神经分布。皮下组织内有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的属支。针由皮肤、皮下组织穿前臂后面深筋膜,经尺侧伸腕肌和小指伸肌的交界部深进,穿经骨间后血管神经束,直抵深面拇长伸肌和前臂骨间膜的背面。血管神经束由桡神经深支(又称骨间背侧神经)和骨间背侧动脉以及两条伴行静脉,被前臂筋膜包裹而形成。行于前臂后区内浅层与深层肌之间,血管神经的分布营养并支配前臂后区的所有结构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 开窍 聪耳,清 利咽喉

主治:耳病及口齿疾患等:如 头痛 , 耳聋 ,齿痛,暴喑,臂痛,上肢麻痹, 耳鸣 ,暴聋,齿龋痛, 咽痛 ,暴瘖
,手臂痛, 偏头痛 ,咽阻如梗, 眩晕 ,唿吸气短,臂膊疼痛,上肢 瘫痪 ,现代又多用四渎穴治疗喉头炎, 腮腺炎 ,及肘 关节炎 ,臂 神经痛
,臂神经麻痹,耳聋 牙痛 , 咽喉痛 ,上肢麻痹,瘫痪, 神经衰弱 , 肾炎 等。

刺灸法

刺法:直刺0.5~1寸,局部有酸胀感,可向肘部和手背放散。

灸法: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
按摩 :经常对四渎穴进行点按,每次1~3分钟,可以预防耳呜、耳聋,对偏头痛、牙痛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。

配伍

配 天牖穴 、 听宫穴 治疗急性耳聋。

配 合谷穴 、 颊车穴 治下齿痛。

配 液门穴 、 天突穴 治 咽炎 。

配 中渚穴 、听官穴、 翳风穴 治暴聋。

配 合谷 穴、 曲池穴 治前臂痛。

配 廉泉穴 、 天突 穴治 失音 。

配 外关穴 、 曲池 穴治前臂痛。

配 听宫 穴、 天牖 穴治耳暴聋。

配 液门 穴、 膻中穴 治唿吸气短。

文献摘要

《 针灸 甲乙经》:卒气聋,四渎主之。齿痛,四渎主之。

《 备急千金要方 》:主暴聋,唿吸气短,咽中如息肉状。

《 针灸资生经 》:耳暴聋,四渎,天牖。

《 针灸大成 》:主暴气耳聋,下齿龋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