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图

穴位 名

太阳 tàiyáng,出《 备急千金要方 》。别名前关、 当阳 。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在颞部,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,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。

取法: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向后1横指,触及一凹陷处即是。

穴位解剖

穴下有皮肤、皮下组织、眼轮匝肌、颞筋膜和颞肌。分布有颧神经的分支颧面神经,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,下颌神经的颞神经和颞浅动、静脉的分支或属支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 清肝明目 , 通络止痛 。

主治: 偏正头痛 ,面瘫,面痛, 目赤肿痛 ,麦粒肿, 目翳 ,目涩,齿痛, 感冒 , 眩晕 , 牙痛 , 三叉神经痛 , 面神经麻痹 , 急性结膜炎
,麦粒肿等。

刺灸法

刺法:直刺或斜刺0.3~0.5寸。针刺时,手法不能过强,退针后应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,以防出血。

按摩 :每天临睡前及早晨醒时,用双手中指指腹揉按太阳穴1~3分钟,可促进新陈代谢, 健脑 提神,养目护身,消除疲劳。

穴位配伍

配 太冲穴 、 委中穴 、 关冲穴 、 风池穴 、 合谷穴 治天行赤眼。

配 攒竹穴 、 肝俞穴 、 太冲 穴、 光明穴 、 肾俞穴 、 照海穴 治视物易色。

配 头维穴 、 率谷穴 、 风池 穴治 偏头痛 。

配 印堂穴 、 合谷 穴治感冒 头痛 。

配 百会穴 、 四神聪穴 治偏头痛。

配 颊车穴 、 耳门穴 、 水沟穴 、 承浆穴 治口眼斜。

配 颊车 穴、 耳门 穴、 听会穴 、 耳尖穴 、风池穴治目睛斜视。

文献摘要

《太平圣惠方》:前关二穴,在目后半寸,是穴亦名太阳之穴。 头风 、赤眼头痛、目眩目涩,可灸。针入三分。

《 圣济总录 》:眼小眦后一寸,太阳穴 ,不可伤,伤即令人目枯,不可治也。

《 针灸大成 》:太阳二穴,在眉后陷中,太阳紫脉上是穴。治眼红肿及头痛,用 三棱
针出血。其出血之法,用帛一条,紧缠其项颈,紫脉即见,刺出血立愈。又法,以手紧扭其领,令紫脉见,却于紫脉上,刺出血,极效。

《良方集腋》: 偏正头风 , 斑蝥
一个,去头足翅,隔纸研细为末,筛去衣壳,将末少许点在膏药上,如患左痛贴右太阳,患右痛贴左太阳,隔半日取下,永不再发矣。……头风痛坏一目, 川贝母 一粒,白
胡椒 七粒,共研末,葱头汁为丸,如柏子大,用膏药贴在太阳穴,目可重明。

《验方新编》: 风火眼 痛,黄丹和白蜜调敷太阳穴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