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图

穴位 名

天宗 Tiānzōng,出《 针灸甲乙经 》。天宗,星名,又统指天象、天神或帝王之宗室,乃众所瞻仰之处。本穴与 曲垣 、 秉风
等穴排列如星象,故皆仿取星名以名之,受曲垣、秉风外绕,本穴居中如枢,故称之为“天宗”。治症与曲垣、秉风略同。

经属

属 手太阳小肠经 。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在肩胛部,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,与第四胸椎相平。

取法:以对侧手,由颈下过肩,手伸向肩胛骨处,中指指腹所在处即是。

解剖

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斜方肌筋膜、斜方肌、冈下肌。有旋肩胛动、静脉肌支。分布着肩胛上神经。皮厚,由第三、四、五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神经重叠分布。皮下组织内布有旋肩胛动。静脉的分支。针由皮肤、皮下筋膜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深筋膜入该肌,及其深面的冈下肌。前肌由第十一脑神经一副神经支配,
后肌由臂丛的肩胛上神经支配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 舒筋活络 ,理气消肿

主治:肩胛疼痛,肘臂外后侧痛, 乳痈 ,胸胁支满, 咳嗽 , 肋间神经痛 , 乳腺炎 ,落枕, 肩周炎
,肘外廉后侧痛,颊颔肿,颊颌肿痛,咳逆抱心, 肩关节周围炎 , 胸胁胀满 ,咳嗽, 气喘 , 哮喘 ,肩背 软组织损伤 等。

刺灸法

刺法:直刺或向四周斜刺0.5~1寸,局部有酸胀感,或针感穿过肩胛传导至手指。

灸法:艾炷灸或温 针灸 3~5壮, 艾条灸10~15分钟。

按摩 :常用中指指腹按揉天宗穴,每次1~3分钟,或用艾条灸5~10分钟,可使颈肩气血旺盛、胸部气血畅通。

配伍

1、配 肺俞穴 治 咳喘 。

2、配 膻中穴 治乳痈, 乳腺增生 。

3、配 膻中 穴、 足三里穴 治乳房肿痛。

4、配 乳中穴 、 乳根穴 、 少泽穴 治乳腺炎,并有 催乳 作用。

5、配 肩井穴 、 足三里 穴、 屋翳穴 治乳少。

6、配 肩髃穴 、 肩髎穴 、 阳陵泉穴 治肩周炎。

7、配 臑会穴 治肩臂肘痛,肩关节周围炎。

8、配 臑会 穴、 臑俞穴 治肩背痛。

文献摘要

《针灸甲乙经》:肩重肘臂痛,不可举,天宗主之。

《 外台秘要 》:胸胁支满,抢心咳逆。

《 针灸大成 》:主颊颔肿。

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:治肩胛痛,臂肘外后廉痛,颊颔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