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图

穴位 名

印堂 YìnTáng,出《 针灸大成 》。别名曲眉(《 千金翼方 》)。

穴位经属

属 督脉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在前额部,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。

取法:两眉头连线中点处即是。

穴位解剖

穴下有皮肤、皮下组织和降眉间肌。皮肤由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分布。肌肉由面神经的颞支支配,血液供应来自滑车上动脉和眶上动脉的分支及伴行同名静脉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清头 明目 ,通鼻 开窍

主治: 头痛 , 头晕 , 鼻渊 , 鼻衄 , 目赤肿痛 , 重舌 , 呕吐 ,产妇血晕,子痫, 急慢惊风 ,不寐,颜面 疔疮 , 三叉神经痛 , 眩晕 ,
小儿惊风 , 产后血晕 ,鼻内脓疙疽等。

刺灸法

刺法:沿皮刺0.3~0.5寸,或用 三棱 针点刺出血。

灸法:可温灸。

按摩 :若头痛、 失眠 、血压升高时,印堂就会晦暗,这时可以用中指指腹点按印堂穴3~5分钟,不适感觉就会得到缓解。

穴位配伍

配 迎香穴 、 合谷穴 治 鼻炎 、鼻渊, 鼻塞 。

配 太阳穴 、阿是穴穴、 太冲穴 治 头痛眩晕 。

配 攒竹穴 治头重如石。

配 神门穴 、 三阴交穴 治失眠。

配 太阳 穴、 风池穴 治头痛。

配 曲池穴 、 丰隆穴 治 高血压 。

文献摘要

《 黄帝内经 素问 ·刺疟》:刺疟者,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,先刺之,先头痛及重者,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。

《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》:印堂 ,在两眉间宛宛中,斜一分沿皮先透左 攒竹
行补泻后,转归元穴,退右攒竹,依上补泻,可灸七壮。小儿惊风,灸七壮,大哭者为效,不哭者难治,随症急慢补泻,急者慢补,慢者急泻,通神之穴也。

《 医学纲目 》:头重如石,印堂一分,沿皮透攒竹,先左后右,弹针出血。

《外治寿世方》:伤寒 衄血 ,井水磨 黄芩 、 白及 涂山根。又白及磨本人鼻血,涂山根。又纸浸白及水,贴眉心,或切白及片,贴眉心。重舌, 黄柏 浸 苦竹沥
点之。又 巴豆 半粒,饭四五粒,共捣烂为饼,如黄豆大,贴在印堂中,待四周起泡,去之即愈。各项舌病皆效。